西药调价关系三方利益 对药企杀伤力不大

作者:本网编辑 文章来源:弗戈制药网 发布时间:2010-09-03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出通知,决定调整260种西药的最高零售价格。业内人士表示,价格调整对行业会有一定影响,但影响有限,调价更多反映了国家在医改问题上的政策导向。   

影响不会很大   

今年以来,国家对于药品价格已经进行了四次调整。据预计,在新医改方案出来之前,发改委将会完成所有国家、地方定价产品的重新核定价格工作。   

对于此次调价业内人士反映平平,用一位人士的话讲,是市场“早就麻木了”。国泰君安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孙亮表示,调整很正常,不调整才反常。此次调价会对医药行业产生一定影响,而且主要是负面的,但影响并不会很大。   

他说,药品价格一直在调,但作为普通老百姓并不太能感觉到调整,原因就在于药品流通环节的复杂。药厂、流通渠道、医院三方中,本次调整对于医院的影响应该是最大的,医院作为终端流通领域,存在着药价虚高的问题;而对于一些药店,尤其是平价药房的影响可能很有限,药店因为竞争比较激烈,本身药品的价格就比较正常。其次,对于药品流通渠道也会有一定影响,最高零售价格的控制会使流通领域间接受到压缩。再次,相关制药企业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影响也有限。   

东方证券研究员徐军表示,对于药企来说,此次调整的最高零售价格“杀伤力”不是很大,甚至还小于挂网招标的影响。   

国信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贺平鸽也认为,本次调整的药品因为品种比较分散,种类太多,药企生产的品种一般也比较多,不可能只限于其中一种,因此影响会很有限。同时,作为药企来讲,应当早已做好降价的心理准备了,一些药品现在的零售价格可能已经低于发改委规定的最高零售价格了。   

同时,孙亮表示,此次价格调整中一些廉价药品维持原价,市场短缺药品提高价格,有升有降也是为了防止出现一些廉价药品“消失”的情况。  

调价关系三方利益协调   

孙亮认为,本次调价并不是孤立的,而要系统性的放在医改的大背景下来看,调价更多的体现了国家的政策导向,即国家要解决老百姓看病难问题,要保证老百姓吃药便宜;虽然当前百姓并未明显感觉到医院药品价格的变化,但国家也是在做一些有益探索。当然另一方面国家也不会让制药企业亏本做生意,无法生存。   

平安证券分析师倪文昊认为,若医改方案在年底能够出台,则药价调整将会在2007年结束。完成之后,持续了10年之久的药品降价周期将告一段落,政府将改变药品价格管理模式,很有可能会实行每两年进行一次药品价格集中调整的方式。   

对于此次调价具体会对哪家企业有影响,“这很难说,因为对于医院、流通渠道、药厂来说,蛋糕缩小了,但并不意味着某一方没有蛋糕可吃了,负面影响不会仅由一方来承担,这牵涉三方的利益协调问题。”孙亮说。   

银河证券医药行业研究员刘彦明则认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经过残酷的价格竞争之后也会迎来行业的整合和市场的规范,这个“阵痛”必须经历。医药类的企业要着重创新和品牌,国家也在鼓励一些创新型的药企发展。   

创新型药企优势突出   

“但是在药品价格管控平静期内并不意味着所有产品的价格都将维持平稳的状态,我们认为,受医改政策出台以及挂网采购的全面铺开等因素的影响,未来两年药品价格整体上仍将呈现下降的趋势。”倪文昊说。他认为,像恒瑞医药、双鹭药业等创新型药品生产企业的优势仍将被进一步凸显出来;另外,疗效确切的传统廉价普药的实际零售价格有望小幅提升,这对于华北制药、白云山、鲁抗医药等大型制药企业来说是一大利好。    他举例说,从本次价格调整名单看,双鹤药业的多个品种均列入单独定价的名单中,如双鹤的注射剂氯化钠是单独定价品种,1g:10ml×5规格,调整后每盒最高零售价为6元,而相同成分,相同规格的其他厂家产品,目前最高限价为3.3元,双鹤药业的这个品种在调整之后优势仍然相当明显。   

但他认为,从名单看优质优价的产品在定价上仍然对国外药企的有所倾斜,“从这次调整看来,一些外企生产的品种因为‘优质’仍然享受比国内药企更大的‘优价’待遇,我认为是不公平的,如果给予国内药企相同的价格空间,国内药企也完全能够生产出同样优质的产品来。” 

0
-1
收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