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明德:基药升级为免费药或是制度突围之策

文章来源:医药网 发布时间:2011-11-23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基药制度已使相关各方陷入了千头万绪难理清的境地,基本药物由政府统一定价和埋单然后免费发放给群众,这或许是加快推进基本药物制度的突围之策.

11月16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发表了题为《不断深化医改推动建立符合国情惠及全民的医药卫生体制》的文章,其中指出基药制度建设是整个医改的重点难点之一,必须集中力量加快推进。11月21日,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基药制度已使相关各方陷入了千头万绪难理清的境地,基本药物由政府统一定价和埋单然后免费发放给群众,这或许是加快推进基本药物制度的突围之策。

“具体而言,就是将基本药物严格控制在2009年8月确定的307种之内,这部分药物由政府统一定价和埋单并免费向群众提供,而地方版基药目录增补增配的品种则由地方财政买单。初步估算,中央财政埋单的费用最多不会超出1000亿元,相比目前已经公布的医改超出万亿的投资是可以承受的,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明德表示。

某医改专家告诉记者,从目前调研的结果看,基本药物制度已经引起各方“怨声载道”:国家抱怨地方推行不利,地方政府抱怨中央财政补贴不足,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抱怨基本药物品种不够用,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基本药物制度的设计本身就不够完善严密以及在推行过程中国家和地方的权责没有厘清。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来,用药目录数量少、品种不适应的呼声一直未断,与之对应的是地方增补、增配目录随意。今年3月,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曾专题研究了27个省份已公布的增补基本药物目录,平均增补188个,加上307种国家基本药物,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平均配备基本药物达到了500种左右。目前“基本药物目录”已进入调整期,近期卫生部官员称改版的“基药目录”或于 2012年中期出台,日前关于抗癌药、高价进口药等将入选修改版的“基药目录”的消息更是不绝于耳。对此,于明德表示,受地方财政等影响,由于补偿不到位,目前基药甚至在很多地方的农村医疗机构中都已无法正常供应。如果继续无限制的扩充目录,既违背了基药制度设计的初衷,财政补偿迟早出问题,结果就是制度无法落实。

“基本药物制度的着眼点不应是满足基层的全部用药需求,而是满足最基本的医疗需求。严格限定目录品种的数量和让地方政府对地方增配增补的品种埋单,即可解决财政的后顾之忧;而政府统一定价可解决现行招标制度中“唯低价”倾向带来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以及保证群众用药安全;将基本药物免费提供给群众,则可锁定群众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受惠程度,也切合了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医改出发点。理清当前纠结的矛盾后快刀斩乱麻,将三种手段结合使用或是迅速推进基本药物制度的突围之策”,于明德表示。

新医改近三年的阶段性改革已经接近尾声,基本药物制度尽管已经实现了基层覆盖,但其招标采购环节上存在问题不仅广为诟病,引发了医药行业一系列扭曲的现象,群众用药安全隐患也在增加。医改专家朱恒鹏近期直言,干了三年却发现此路不通,基层药物制度是医改五项重点任务中最差的一项。在此背景下,相关各方关于“统一定价”的呼声越来越高。尽管从2011年4月份流传至今的基本药物统一定价政策尚未出台,但已有先行省份进行试水。

2011年9月底,河北省公布了《关于氯化钠注射液等基本药物暂按统一价格采购的通知》,将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以及氯化钠葡萄糖注射液3只品种的24个品规的大输液进行统一定价及企业确认目录,宣告了与现行基药招标思路和模式完全不同的药品采购方式在河北首开先河。

可以说,“统一定价”实施最大的障碍,是牵涉到数千家制药企业的药品销售分配和利益格局。价格统一后,政府如何确定中标企业关乎到一些企业的生死存亡。而河北省尝试的做法是按照上一轮中标企业进行确认,尽管该方式仍有探讨的地方,但相对于招标,部分企业对此模式更为认可。对此,上述医改专家表示,在政策频繁变动的背景下,如果普药企业失去市场一两年,或许就意味着失去生存的资格,统一定价成了部分企业求安全下的最优选择。

而关于“统一定价”后如何选择供药企业的问题,于明德则一直对记者强调,基本药物可以实行政府“统一定价”,但千万不能实行“统一生产”,还是要引入市场机制竞争。其实“统一定价”就是促使招标制度从目前的“招价格”向“招药物质量、服务和企业声誉”转变,这在中国医药行业供远大于求的背景下,是对各方而言都是最好的选择。另外,国际上很多国家的基本药物的付费都是由国家统一定价和埋单并向群众免费提供的,只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和支付能力的差异,基本药物涵盖的品种数量有所差异。比如,印度德里基本药物的数量是350种、澳大利亚则是执行 650种面向全民的药品津贴福利计划目录。

0
-1
收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