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边的风云际会--弗戈制药工程及工艺验证培训会--武汉站成功举办

弗戈制药工程及工艺验证培训会--武汉站成功举办

作者:姚远 文章来源:PS《流程工业》 发布时间:2013-07-12
弗戈制药工程国际论坛已经成功举办5届,为了深化论坛话题并提高制药行业的整体水平,2013年5月30~31日,《流程工业》杂志在武汉成功举办弗戈制药工程及工艺验证培训会.

“弗戈制药工程国际论坛”已经成功举办5届,为了深化论坛话题并提高制药行业的整体水平,2013年5月30~31日,《流程工业》杂志在武汉成功举办“弗戈制药工程及工艺验证培训会”。培训邀请了业内顶级制药工程与设备公司专家,围绕“如何建立、监测和控制符合新版GMP要求的洁净环境及系统”进行讲授,并与当地专家、学者进行交流。9位演讲嘉宾共带来了10场精彩演讲,与现场听众共同分享宝贵经验。

5月底的武汉已经进入了高温高湿的状态,本就显得格外忙碌的城市,配以如此难耐的天气,难免会让人产生不适之感。2013年5月30~31日,武汉迎来了连续两天的阴雨天气,不仅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一丝凉爽,也仿佛在用不一样的姿态迎接着“弗戈制药工程及工艺验证培训会”的到来,并预示着其能够风调雨顺的举办。此次培训以制药工程及验证领域特定需求为出发点,结合针对国际制药工程先进理念的探讨,并力求引入先进理念与技术,推进制药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与跨国际间的技术交流。


图1 会议现场听众聚精会神

精益验证的优势

质量“源于设计、成于执行、臻于完善”,而在每一个新建或改造药厂厂房项目的每一步过程之中,同样离不开管理。在此次培训会中,制药工程领域的专家徐文勤先生以“精益验证在项目中的运用”为题为在场听众带来了一场精彩演讲。

在讲授中,徐文勤先生首先介绍了集中常见的验证模式,如ISPE的“V”确认模式,其中包括从用户需求到最终性能确认的各个阶段,除此之外,还有ASTM E2500模式等。在谈到验证各相关方的协作时,徐文勤先生说道:“在这里,业主方的工作重点应是建立基于GMP质量管理体系框架的验证管理体系,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并出具用户需求文件,评估影响因素(包括工艺及系统),验证主计划的制定,从DQ到OQ的全过程参与,PQ的确认活动以及后续的验证活动等;项目总承包方的工作重点应着重于建立验证管理体系,根据业主用户需求准备规格说明书,风险分析,评估供应商等;设备供应商则应完善设备测试、调试计划和执行,参与安装确认并准备相关文档,起草设备相关操作规程草案,支持PQ活动等。”此外,徐文勤先生将演讲的几种传统方法与精益验证的方法进行了对比,并通过实际案例分享了如何构建精益验证的管理体系。


图2 刘长青,发泰(天津)医药工程有限公司API部经理

更好的环境控制与监测

作为本次培训会的一个重要话题,“如何建立、监测和控制符合新版GMP要求的洁净环境及系统”也成为了各位专家与听众的交流的一个重点内容,同样这也是需要结合新版GMP法规进行深入讨论的话题。

来自芬兰维萨拉公司生命科学事业部行业经理严芏先生分别从环境的连续监测和温湿度测量的角度与听众进行了分享。针对环境的连续监测,严芏先生说道:“确保产品质量不能依赖于孤立的测试,应使质量成为产品的一部分,使监测系统与质量体相配合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在监测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很多,包括报警、报告、网络结构和管理、验证、传感器及校准等,这就需要一套稳定且准确的连续监测系统对环境进行实时的监测。”而在谈到温湿度测量的话题时,严芏先生说道:“传感器的精度应包含非线性、迟滞性和重复性三个要素,应综合评定,而长期稳定性测是温湿度仪器重要的性能指标,长期测量的可靠性是重复性和稳定性的一项功能,同时为仪表的合规记录提供科学依据。”


图3 严芏,芬兰维萨拉公司生命科学事业部行业经理

此外,来自丹纳赫传感与控制集团的刘镜仁先生和来自E+E传感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的王鹏程先生,也分别通过自己的具体产品对环境控制及监测进行了演讲。

刘镜仁先生讲到:“在一些关键的室内,环境的要求对微差压传感器提出了很高了挑战,层流系统在其工作区域必须均匀送风,风速为0.36~0.54m/s。对于正压室的环境,要通过洁净空调送入房间的风量要大于回风量和泄露风量的总和,要能够组织颗粒进入房间,要控制两者的比例以保证房间正压;对于负压室的环境,则要通过洁净空调送入房间的风量要小于回风量和泄露风量的总和,控制房间内分子不扩散至外环境,控制两者比例以保证房间为负压。”


图4 王鹏程,益加义传感技术(上海)有限公司销售经理

王鹏程先生讲到:“在一些生物制药洁净厂房,有时需要VHP熏蒸对洁净室进行消毒清洗作业。由于VHP具有强氧化性,直接接触电路部分或敏感元件会造成器件的不可逆漂移,甚至损伤失效。为应对这种特殊环境,E+E公司专门开发了VHP过滤器,采用化学催化剂防护。”除此之外,王鹏程先生还讲述了有关CDA气体流量在线监测的内容,同样受到听众的欢迎。


图5 刘镜仁,丹纳赫传感与控制集团正高级工程师

中药提取新思路

在此次培训会中,有一个特色便是加入了中药的相关话题。来自发泰(天津)医药工程有限公司的刘长青先生针对“模块化设计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向与会者分享了他的经验。


图6 徐文勤,制药工程领域专家

在中药提取中,系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设备是组成系统的关键点,系统又是组成车间的关键线,在从点到面的不断徘徊过程中,抓住“线”才是关键。发泰公司综合多年的工程经验,把PAT技术和自控系统集成在模块化产品中。根据不同的工艺需求,调整模块参数即可实现、消除公共介质对设备的影响以及连接管路的清洁问题,更加符合cGMP的要求。刘长青先生说道:“将具备独立性、多态性和传承性的模块封装,结合制药工艺个性化、保密性的特点,采取输入和输出开放,模块内部封装的技术。对于操作采用自动化控制、质量采用PAT控制技术,分级控制和管理,既保证了产品过程稳定可控,又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的个性化。而目前形成的产品模块包括提取模块、板式浓缩板块、醇沉模块等,并取得了很好的应用。而下一步工作重点是将模块化的产品标准化,并使其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图7 王伟,上海净泽洁净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制药水系统验证及高效过滤器的检漏测试

制药水系统是目前制药企业广泛关注的话题,来自上海净泽洁净设备有限公司的王伟先生便以“制药水系统储存分配的设计和验证”为题进行了演讲,并在会后得到了在场听众的一致好评。


图8 杨敏,苏州市苏信净化设备厂工程师

王伟先生首先介绍一些法规要求,如源水要求、制造方法的标准、微生物要求、内毒素标准(WFI、HPW要求)、电导率要求、总有机碳要求等。对于纯水制备系统的GMP考虑,王伟先生总结道:“关键点需要设置取样,取样排放要考虑空气隔断;设计上尽量避免死水产生,考虑低点能够排放;采取控制微生物的手段,比如加氟,保持循环无死水;定期消毒;RO之后采用卫生级管道管件以及卫生级仪表;EDI产水需要考虑循环;纯水系统如果长期内循环,需要考虑水温冷却装置;书面的制作、清洁和维护的程序;维护和清洗等的记录。”此外,王伟先生的演讲还涉及到了系统循环设计、系统安装GMP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图9 Jérôme Jasserand,德希尼布中国业务和技术经理

来自苏信净化设备厂的杨敏先生则向听众分享了“高效过滤器安装后检漏测试方案”的经验,他谈到:“药品生产目的是生产出安全、有效的药品,而药品生产的主要活动都是在洁净室内进行。因此,洁净室内的空气洁净程度直接影响药品的质量,尤其是无菌药品。高效过滤器是空气进入洁净室最重要的一道屏障,对洁净室的洁净度和微生物的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高效过滤器在出厂时都进行过效率、检漏测度,但是由于运输和搬运过程中的不注意造成损坏,以及与其配套安装的静压箱的产品质量,密封条质量;工程安装不规范等原因最终造成高效送风口/FFU在使用中出现渗漏现象。”杨敏先生还通过实际案例与大家共同探讨了检漏测试的方法。


图10 李铁良,吉欧项目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高级咨询顾问

自动化及现代化的交织

自动化灌装及现代化物流设计两个话题是此次培训会新增加的内容,而通过听众现场的积极提问可以看出,这两个话题同样受到了普遍的关注。

来自吉欧项目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的李铁良先生以“现代化物流设计在制药行业中的作用”为题向大家展示了物流设计的重要性与实用性。物流中心是供应链中重要的一环,物流设计的原则也包括了最高规格的质量标准、简化性、灵活性、选择合适的拣货模式、设计合理的动线规划以及准确地设施设备规划。李铁良先生通过若干实例证明了现代化的物流设计对制药企业的重要性,最后,他总结道:“制药企业设施的设计应该是一个结合生产工艺、物流工艺、信息化建设、建筑设计的有机整体。”


图11 现场观众积极与演讲嘉宾进行互动交流

而来自德希尼布中国的Jérôme Jasserand先生则向大家介绍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自动化无菌灌装线的应用。不断扩大的生物制药和疫苗项目使越来越多的药物和疫苗项目增加了注射给药的方式,这意味着无菌要求的提高,而更严格的法规、更多的安全要求、不断增加的成本和更激烈的竞争,使得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变得不可或缺。Jérôme先生谈到:“自动化灌装技术应用的优势在于,更好地符合现行GMP要求,保证一致性、高效率和高生产力,减少产品的损失和停机时间,在环境中不产生微粒,改善人工操作的条件,减少人员在无菌流程中的暴露。” Jérôme先生认为,这种创新的机械化灌装线使用机器人的方式,是将来医药工业投资挑战的一个有益因素。

小结

本次培训会专门针对制药工程及工艺验证为话题,请业内专家进行了讲授,并与现场听众进行了近距离的交流。此次培训会的听众报名数量较之上次有了20%的增长,而通过现场热烈的气氛以及反馈信息,相信现场听众一定都有所收获。《流程工业》还会继续根据读者的需要将培训开展下去,为您传递前沿、准确、实用的信息。

0
-1
收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