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抢滩300亿市场,政策洗牌如箭在弦

文章来源:中国医药123网 发布时间:2013-09-24
近期关于过度输液及中药注射剂安全等争论已久的问题再度引发热议.而在业内人士透露相关部门将有计划削减中药注射剂数量的同时,一份数据却表明,去年国内销售增速最快的10个医药品种中,有5个是中药注射剂,其中江西青峰药业旗下的喜炎平同比增速近100%.

去年,14个大类中药注射剂共被有关网站监测到10.3万例不良反应。

近期关于过度输液及中药注射剂安全等争论已久的问题再度引发热议。而在业内人士透露相关部门将有计划削减中药注射剂数量的同时,一份数据却表明,去年国内销售增速最快的10个医药品种中,有5个是中药注射剂,其中江西青峰药业旗下的喜炎平同比增速近100%。

一方面,中药注射剂以远高于行业平均增幅的速度急剧扩张,目前市场规模已达300亿元;另一方面,中药注射剂层出不穷的质量问题又令该领域随时面临政策洗牌的风险。

暴利行业急速扩张

国家食药总局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药企生产的药品数量高达16万余种,中药数量则接近6万种,而中药注射剂则不超过140种,仅有约150家药企从事中药注射剂生产。

在中药帝国中,中药注射剂是数量最少、规模最小的品类,但相比中成药中的丸、散、膏、丹等各种剂型,中药注射剂的毛利率处于第一梯队。如中恒集团的注射用血栓通毛利率高达85%,远高于中药行业40%的平均毛利率。

此外,上海凯宝的痰热清注射液今年上半年营收及成本分别为7.08亿元、1.11亿元,对应的毛利率为84%。益佰制药的艾迪注射液、华润三九的参附注射液、红日药业的血必净、振东制药的复方苦参注射液等无一不是高毛利率中药注射剂。

今年半年报显示,不少中药上市公司对中药注射剂存在依赖,个别公司的中药注射剂甚至贡献了90%以上的营业收入,不过这并不影响相关公司整体业绩的逐年提升。事实上,目前55家中药上市公司中始终能维持30%以上年均增速的,只有片仔癀、云南白药等拥有独家重磅品种的老字号企业及以中药注射剂为主的企业,如上海凯宝等。

信达证券的一份研究也进一步阐释了中药注射剂在中药上市公司中的地位,当前中药注射剂市场规模约为300亿元,大品种注射剂已逐步演化成了相关企业的现金牛,该领域整体增速在30%左右,与上海凯宝等企业保持一致。

在赚钱效应驱使下,不少药企包括化学药企业在本世纪初纷纷涉足中药注射剂。经过数年的洗牌,从事中药注射剂的药企锐减至150家左右。

广西一家上市药企董秘告诉记者,中药注射剂的前景可以预期,但贸然参与该领域会面临诸多风险,中药注射剂的研发难度比其他中成药剂型要复杂很多,且更易引发人体不适。

因此,尽管中药注射剂领域是暴利行业,但药企会根据当前政策及自身研发能力作出适当的平衡。另外,部分拥有重磅中药品种的药企(云南白药等)宁肯跨界日化也不会轻易涉足中药注射剂领域,对于这些企业而言,原有的品种毛利率及市场占有率不易被撼动,大规模进军中药注射剂领域的动力相对较小。

据了解,目前年销售额超过5亿元的中药注射剂大多集中在肿瘤、骨骼肌肉系统、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五个门类,以心脑血管用药居多。

“在相当一部分人看来,中药注射剂不适合应用在肿瘤等对药理及药效要求极高的领域,但市场反应却不差。”专注于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振东制药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

在上述人士看来,中药注射剂3~5年内仍将维持高景气度。西南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朱国广认为,康缘药业热毒宁注射液及在研项目银杏二萜内酯注射液均有良好的增长潜力。

政策洗牌如箭在弦

“把中药注射剂使用在任何中国儿童身上,都是不可饶恕的极端犯罪和残害行为,应予公开全面禁止。”这是云南震序律师事务所律师、云南省消协理事张宏雷对中药的态度,张宏雷主张全面禁止中药注射剂。

同样,日前引发业界广泛讨论北京朝阳医院行政禁止中药注射剂事件,再度令中药注射剂极为尴尬。

该事件的起因是业内知名医药平台丁香园指出北京朝阳医院将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禁止在院内使用中药注射剂,迅速激起包括雪球网在内的诸多讨论,随后北京朝阳医院迅速予以澄清,但澄清内容颇具黑色幽默意味:“我院一直没有中药注射剂,故不存在以行政手段禁止中药注射剂一说。”

其实北京朝阳医院只不过是国内众多不使用中药注射剂医院的一个典型代表而已。记者曾在深圳某三甲医院就诊要求医生开处方尽量不用中药注射剂,该医生则明确指出该院并无中药注射剂。

若从武汉制药厂于1954年开始生产国内第一款中药注射剂柴胡注射液(双鹤药业等药企目前在产)算起,中药注射剂已有60年历史,该剂型一度被认为是中药现代化的创新药。时至今日,中药注射剂规模达到300亿元,品种增至140个左右。相对于整个中药行业5000亿元的规模而言,中药注射剂实际上远未成为主流,这与其他剂型形成了明显的区别。

对于中药注射剂而言,自2006年“鱼腥草注射剂”事件之后,尽管中药注射剂本身跟随中药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但遭遇的质疑却相对更多,尤其是监管部门的介入。

记者注意到,在鱼腥草注射剂事件之前,医疗界也曾不间断的出现过不良反应,最典型的就是葛根素注射剂。此后,食药总局平均每年公布几例不良反应,2011年则密集公布了上千例不良反应,分别涉及脉络灵注射液(金陵药业等)、喜炎平注射液(青峰药业等)、香丹注射液(博罗先锋药业等),一时间中药注射剂领域人心惶惶。而在去年,14个大类中药注射剂共被有关网站监测到10.3万例不良反应。

在这种背景下,去年5月份,约有30个中药注射剂品种先后停产,而在今年3月份,食药总局对参麦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柴胡注射液等13个品种展开检查,以确认前述品种是否符合新标准要求。此处的新标准就是食药总局针对于中药注射剂制订的安全性再评价标准。

在食药总局强化监管的同时,部分地区在基药集中采购方面对中药注射剂也采取了谨慎态度,如河北8月份基药采购确定的中药注射剂占比为17.3%,环比回落3个百分点。内蒙古6月份的基药采购,中药注射剂占比一度下降40%。湖北等地区对中药注射剂的采购态度相对较为缓和,并未出现明显的回落。

河北与湖北对中药注射剂的采购态度实际上是反映了目前中药注射剂在国内所面临的争议。一份研究数据预测,按照去年中药注射剂的停产速度及食药总局对中药注射剂标准的提高,可能会有60%左右中药注射剂将逐步退市,而留下来的中药注射剂会否打消市场疑虑及如何瓜分市场则充满了不确定性。

0
-1
收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