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戈工业传媒
  • 行业
    化工 汽车 金属加工 物流 自动化与驱动 制药 实验分析
  • 会议
  • 数据
  • 视频
  • 直播
  • 课程
  • 展会
  • 登录 丨 注册
  • {nickname} 用户中心 [ 安全退出 ]
  • 首页
  • 推荐阅读
  • 制药业课堂
  • 视频节目
  • 会议活动
  • 电子杂志
  • 行业报告
  • 关于我们
  • German Worldwide

全自动胶塞清洗机验证方案

2023-02-23
今天分享一个全自动胶塞清洗机验证方案相关的内容,这个只是一个模板,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使用,因为结构、工作原理的差异,这种设备类的验证方案往往是针对性十分强的,所以各位在参考之前,还是需要综合实际的。如果你的设备供应商,可以参考修改处理,如果你的甲方爸爸,请要求你的设备供应商提供他们的专业的,有针对性的验证方案,就不必参看这个了。


言归正传:

本方案包括以下九部分的内容:

1 概述

2 验证目的

3 验证范围和实施时间

4 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

5 风险分析

6 验证前的确认

7验证内容

7.1设计确认

7.2安装确认

7.3运行确认

7.4性能确认

7.5验收报告

8验证过程异常情况及偏差处理

9验证结果评价及建议

图片


正文如下:

1. 概述

****全自动胶塞清洗机由****有限公司出品。可用于西林瓶胶塞的洗涤、硅化、灭菌和干燥工艺处理。该机结构简单,坚固耐用、易于清洗,符合GMP要求。

设备名称:CDDA-系列全自动胶塞清洗机

型号:XXXX

安装地点:XXXX

本公司设备编号:XXXX

工作原理:

图片

2. 验证目的

对全自动胶塞清洗机进行验证,确认该设备能够满足粉针剂生产的要求,能够稳定地保障清洗灭菌后地胶塞符合粉针剂产品生产所需的质量。

3.验证范围和实施时间

验证范围:适用于全自动胶塞清洗机的确认。

实施时间:XXXX至XXXX

4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


小组成员

小组职务

部门职务/岗位

工作职责




确认与验证的工作安排与组织实施;数据分析与评价




确认与验证方案和报告的起草,过程跟踪和数据收集,




设备设施资料收集归档,材质、仪器仪表检定检查,设备安装、运行调试及安装、运行确认




确认检验安排,检验数据审核




确认与验证方案的审核与批准

5 风险分析

风险评估分析表

风险因素

风险影响

可能性P

严重性S

检测性D

风险级别

采取措施

可能性P

严重性S

检测性D

风险级别

设备损坏,设备及其配件、文件资料不齐。

不能正常安装使用,设备资料不齐影响设备的使用培训及日常管理。

3

5

2

中

确认设备型号符合,设备完好,配件、文件资料齐全。

2

3

2

低

材质不符合GMP要求。

对产品造成污染

3

4

3

中

对设备材质进行确认

2

2

2

低

设备安装环境、定位不合适不符合要求。

影响使用寿命及日常维修。

3

3

3

中

对设备的安装环境、维修空间及电力供应进行确认

1

2

1

低

设备外观有缺损、磕碰及裂缝,表面不平整。

设备外观不符合GMP要求,易积尘积水。

3

3

3

中

进行设备安装确认,确认设备完好。

1

2

1

低

纯化水、纯蒸汽、注射水、压缩空气、电力等配套设施的连接安装不良或与设计不符。

设备不能正常使用。

3

4

3

中

对设备纯化水、纯蒸汽、注射水、压缩空气、电力连接等进行确认

1

2

1

低

空气进入设备未经净化处理

对设备内部环境造成污染

4

4

3

中

对设备高效过滤器安装情况进行检查,并进行完整性检测

2

1

1

低

过滤器达不到要求

不能有效控制可见异物等污染

3

4

3

中

对设备过滤器进行检查,确认过滤精度及滤芯完整性

2

1

2

低

设备干燥能力达不到要求

灭菌后胶塞达不到干燥要求,影响产品质量

3

4

3

中

对干燥后胶塞进行干燥度检测

2

1

2

低

设备灭菌性能达不到要求

对产品造成污染

4

5

4

高

对设备灭菌性能进行确认

2

3

2

低

生物指示剂失效或选择不当

实际灭菌效果不能确认

2

5

3

中

确认生物指示剂的类别及有效期,并做阳性对照

2

3

2

低

风险等数(RPN)=严重性系数(S)×发生率系数(P)× 可预测性(或为可发现性、可控制性)系数(D),当RPN≤25时,且单个风险系数小于4,该风险为低风险;当25<60<125时,该风险为中风险;当RPN≥61时,该风险为高风险。中风险以上,就需要进行风险控制。

6验证前的确认

6.1 公用工程及相关验证:

确认厂房设施、空调系统、注射用水系统、压缩空气系统等有效可靠,


验证项目

验证文件编码

可接受标准

确认方法

确认结果

是否符合标准

厂房设施验证


验证均已经实施且结束,并在有效期内。

已经批准

是□否□

粉针剂车间空气净化系统验证


是□否□

2T/h注射用水系统验证


是□否□

压缩空气系统验证


是□否□

纯化水系统验证


是□否□

结论:

检查人:            复核人:         日期:

6.2确保相关文件已有草案或生效

给出所需文件一览表,并确认所有文件已有草案或生效。


文件名称

文件编码

审批/执行确认

检查结论

CDDA-系列全自动胶塞清洗机标准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 (草案)


是□否□

符合□不符合□

CDDA-系列全自动胶塞清洗机清洁操作规程

(草案)


是□否□

符合□不符合□

胶塞岗位标准操作程序


是□否□

符合□不符合□

偏差处理管理规程


是□否□

符合□不符合□

变更控制管理规程


是□否□

符合□不符合□

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规程


是□否□

符合□不符合□

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


是□否□

符合□不符合□

备注

确认人:           复核人:       日期:

6.3人员培训确认

验证之前,确认参加验证人员均经过验证方案的培训,对方案要求已理解,能正确执行。


培训内容

全自动胶塞清洗机验证方案

序号

参训人员

检查结果

序号

参训人员

检查结果

1


是□否□

5


是□否□

2


是□否□

6


是□否□

3


是□否□

7


是□否□

4


是□否□

8


是□否□

符合标准:对方案要求已理解,能正确执行

检查人:     年    月    日  复核人:     年    月    日

6.4公用系统介质供应情况检查

公用介质名称

供应情况

是否符合

电源

三相五线制、380V/50Hz    220V/60Hz

是( ) 否()

注射用水压力

≥0.25Mpa

是( ) 否()

纯蒸汽

≥0.25Mpa

是( ) 否()

纯化水压力

≥0.25Mpa

是( ) 否()

压缩空气压力

≥0.4MPa

是( ) 否()

结论:

确认人:        复核人:日期:

7验证实施

7.1设计确认/预确认(DQ)

内容: 确认设备的基本结构、主要技术参数、总体特征、设备主要配件材质、电器性能、安全措施等。

7.1.1设备主要技术及操作功能

序号

确认项目

可接受标准

符 合

1

开机密码锁定功能

当密码输入正确后才能进入操作界面。杜绝非法操作

是( )否()

2

开机预检功能

当机器打开后正式运行前,对外部供应和无菌室门进行检测,发现供应未满足条件以及无菌室门未关闭时,立即提示,并停止继续操作。

是( )否()

3

进料模式

全自动

设备利用真空自动将胶塞吸入腔体。

是( )否()

出料模式

全自动

可一次性卸出所有被处理的胶塞,亦可逐步卸料获取所需数量,直至被处理的胶塞量总数完全卸出取尽。

可停机后再次开机时卸料,但必须注意清洗腔体内的胶塞已经清洗并且已经过灭菌处理。

是( )否()

4

清洗模式

喷淋

被电脑程序控制,自动打开相应气动球阀和电磁阀,清洗用水在腔体内喷射于清洗转鼓和胶塞以及腔体内壁。

是( )否()

真空脱泡气、水混合冲击

被电脑程序控制,自动打开相应气动球阀和电磁阀,在腔体底部进入清洗用水,使清洗用水液面上升至溢流槽口后停止进水,自动开启真空水环泵和真空进阀,进行真空脱泡,完成后自动开启压缩空气进阀,随着清洗转鼓的缓慢转动及气体冲击的时间的延续,所有胶塞的所有部位均能得到反复多次的气、水混洗。使胶塞表面得到彻底的清洗。

是( )否()

漂洗

被电脑程序控制,自动打开相应气动球阀和电磁阀,在腔体底部进入清洗用水,使清洗用水液面上升至溢流槽口并继续进水,形成溢流,产生温和的漂洗方式进行胶塞的清洗。

是( )否()

5

硅化模式

加热与水

均化分散涂布

被电脑程序控制,自动打开相应气动球阀和电磁阀,抽真空后,从腔体下部进入蒸汽,利用蒸汽在清洗腔体内加温至80~100°C,由电脑程序内部控制硅化时间。

是( )否()

6

灭菌模式

灭菌温度和灭菌时间

被电脑程序控制,自动保持灭菌温度,直至达到设定的灭菌时间。

是( )否()

7

干燥模式

真空减压

被电脑程序控制,自动打开相应气动球阀和气动蝶阀,抽真空后,利用蒸汽灭菌后的余热进行真空干燥。(热风补充干燥,在温度需要补充时,电脑自动控制电加热,由鼓风机通过高温高效过滤器净化热风后鼓如腔体内,增加干燥速度。)

是( )否()

8

冷却模式

真空脉动梯度降温

被电脑程序控制,自动打开相应气动球阀和气动碟阀,抽真空后,通过高效过滤器吸入洁净空气,执行冷却程序。

是( )否()

9

 

 

 

过

程

控

制

喷淋时间

可调节控制

是( )否()

10

气、水混合清洗时间

可调节控制

是( )否()

11

硅化温度、时间

可调节控制

是( )否()

12

漂洗时间

可调节控制

是( )否()

13

灭菌温度、时间

可切换灭菌方式

可调节控制

是( )否()

14

干燥时间

可调节控制

是( )否()

15

冷却温度

可调节控制

是( )否()

16

管道接口

采用卫生快开卡箍接口

是( )否()

结论:

确认人:        复核人:      日期:

7.1.2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确认项目

可接受标准

是否合格

生产能力

100000只/次

是( )否()

结论:

确认人:        复核人:    日期:

7.1.3设备总体特征


确认项目

可接受标准

是否符合

外表要求

整机外观:平整、光滑、无毛刺、无锐边、无锈蚀

是( )否()

总体特性

凡与胶塞直接接触的零部件采用316L不锈钢;

是( )否()

结论:

确认人:        复核人:         日期:

7.1.4设备主要配件材质


确认项目

可接受标准

是否符合

外表件

304不锈钢

是()否()

转鼓

304不锈钢

是()否()

进料斗

 316L不锈钢

是()否()

卸料斗

 316L不锈钢

是()否()

机架

304不锈钢

是()否()

结论:

确认人:                 复核人:                日期:

7.1.5电气性能特点


确认项目

可接受标准

是否符合

电脑自动控制系统

电脑自动控制系统由彩色触摸屏、欧姆龙可编程序控制器、变送模块、空气开关、变频器、开关电源、中间继电器、交流接触器、热保护器、压力传感器、压力变送器、温度传感器、温度变送器、报警器、信号指示灯、按钮开关、电器板、电器柜以及相应的电子元器件等组成。

是()否()

结论:

确认人:          复核人     日期:

7.1.6设备安全措施确认

确认项目

可接受标准

是否符合

自动报警

执行件非正常或故障报警

是()否()

突然停电故障报警

是()否()

结论:

确认人:        复核人:      日期:

7.1.7设计确认结论:

评价人:     日期:


7.2安装确认(IQ)

7.2.1设备开箱后检查设备是否有缺陷和损坏,并收集整理使用手册等文件资料,归档保存。


检   测

接受标准

测试方法

是否符合

运输过程中有无受创、是否完好。

运输过程中无受创、设备完好。

现场查看设备有无受创,破损等。

是()否()

产品合格证书

有合格证

查看产品合格证

是()否()

电路图

有相应的电路图。

查看电路图并登记

是()否()

说明书及备件清单

有设备说明书,内容正确完整且含有备件清单。

查看设备说明书及备件清单,顺序和内容描述正确

是()否()

装箱清单

依据装箱清单核对各零部件齐全。

查看装箱清单,仔细核对各零部件。

是()否()

结论:

确认人:        复核人:     日期:

7.2.3安装条件及环境

检查并确认CDDA-系列全自动胶塞清洗机公用设施是否符合要求。


项目

接受标准

是否符合

控制电源

电源功率:220VAC、50Hz、1KW

是()否()

接线要求:严格接地

是()否()

配套设施:单项空气开关

是()否()

设施要求:3A

是()否()

动力电源

电源:380VAC、50Hz、

是()否()

接线要求:不得缺相,严格接地

是()否()

配套设施:三相空气开关

是()否()

设施要求:10A

是()否()

水源

水源压力:>0.25Mpa

是()否()

水质要求:注射用水、纯化水

是()否()

纯蒸汽

压力:>0.25Mpa

是()否()

压缩空气

气源压力:>0.4Mpa

是()否()

气源要求:洁净、无油、无水

是()否()

安装环境

C级洁净区

是()否()

结论:

确认人:       复核人:    日期:

7.2.4管路及介质的安装要求

检查并确认全自动胶塞清洗机的连接管路及过滤系统符合要求。


检  测

接受标准

测试方法

是否符合

外接管路

管路向使用点倾斜,以便于自动排空

查看实际安装情况

是()否()

内接管路

注射水管,纯化水管、纯蒸气管选用316L不锈钢管。

查看材质证明书

是()否()

外接介质

胶塞洗涤水采用过滤精度不低于0.22μm的纯化水和注射用水,其压力大于0.25MPa;压缩空气应经无油、无水、无颗粒的洁净压缩空气,过滤精度不低于0.22μm,气体压力大于0.4MPa。

现场查看

是()否()

过滤器

过滤器必须按照流向正确安装。上水、气体过滤装置的过滤精度分别为:纯化水0.22μm注射用水0.22μm、压缩空气0.22μm。滤芯起泡点>3500mbar

过滤器:查看安装流向(箭头方向);滤

芯进行完整性检测

 

是()否()

高效过滤器

 

下游泄漏率小于0.01%

用光度计法对高效过滤器完整性进行检测

是()否()

结论:

确认人:        复核人:    日期:

7.2.5电器安装要求

检查并确认全自动胶塞清洗机的电器连接符合要求。

检  测

接受标准

测试方法

是否符合

电器箱

线路,元器件安装牢固可靠,且满足元件散热要求,动力线与控制线用不同符号标识,有专用的地线端子。

电器工程人员查看

实际安装情况。

是□否□

仪器

电器(温控仪)的安装符合说明书的要求。

电气工程人员对照规格和技术文件查看仪器。

是□否□

硬件

PLC为进口欧姆龙可编程控制器;触摸屏进口迪吉特等品牌。品牌型号符合要求,安装符合要求。

查看硬件品牌型号和安装情况,付配置清单。

是□否□

软件

已安装

现场查看

是□否□

温度探头

已安装校准

现场查看

是□否□

压力表

已安装校准

现场查看

是□否□

结论:

确认人:       复核人:     日期:

7.2.6安装确认结论

评价人:日期:


7.3运行确认(OQ)

分别运行阀件、控制系统等检查设备和机械传动结构是否正常;

7.3.1运行确认


确认项目

可接受标准

符 合

无密码试进入,输入操作员密码试启动,并尝试修改运行参数

操作员权限:无密码不能进入,输入对应密码,设备

可启动并按设定参数运行,但不能更改运行参数

是□否□

无密码试进入,输入操作员密码试启动,并尝试修改运行参数

管理员权限:无密码不能进入,输入对应密码,可启动设备,并设定各项运行参数

是□否□

无密码试进入,输入操作员密码试启动,并尝试修改运行参数和对操作员、管理员权限进行分配

超级管理员权限:无密码不能进入,输入对应密码,可启动设备,并设定各项运行参数,同时可对操作员、管理员权限进行分配

是□否□

开机预检功能

当机器打开后正式运行前,对外部供应和无菌室门进行检测,发现供应未满足条件以及无菌室门未关闭时,立即提示,并停止继续操作。

是□否□

进料模式

全自动

点动按钮,设备利用真空自动将胶塞吸入腔体。

是□否□

出料模式

全自动

可一次性卸出所有被处理的胶塞,亦可逐步卸料获取所需能量,直至被处理的胶塞量总数完全卸出取尽。

可停机后再次开机时卸料,但必须注意清洗腔体内的胶塞已经清洗并且已经过灭菌处理。

是□否□

清洗模式

喷淋

被电脑程序控制,自动打开相应气动球阀和电磁阀,清洗用水在腔体内喷射于清洗转鼓和胶塞以及腔体内壁。

是□否□

清洗模式

真空脱泡气、水混合冲击

被电脑程序控制,自动打开相应气动球阀和电磁阀,在腔体底部进入清洗用水,使清洗用水液面上升至溢流槽口后停止进水,自动开启真空水环泵和真空进阀,进行真空脱泡,完成后自动开启压缩空气进阀,随着清洗转鼓的缓慢转动及气体冲击的时间的延续,所有胶塞的所有部位均能得到反复多次的气、水混洗。使胶塞表面得到彻底的清洗。

是□否□

清洗模式

漂洗

被电脑程序控制,自动打开相应气动球阀和电磁阀,在腔体底部进入清洗用水,使清洗用水液面上升至溢流槽口并继续进水,形成溢流,产生温和的漂洗方式进行胶塞的清洗。

是□否□

硅化模式

加热与水

均化分散涂布

被电脑程序控制,自动打开相应气动球阀和电磁阀,抽真空后,从腔体下部进入蒸汽,利用蒸汽在清洗腔体内加温至80~100°C,由电脑程序内部控制硅化时间。

是□否□

灭菌模式

灭菌温度和灭菌时间

被电脑程序控制,自动保持灭菌温度,直至达到设定的灭菌时间。

是□否□

干燥模式

真空减压

被电脑程序控制,自动打开相应气动球阀和气动蝶阀,抽真空后,利用蒸汽灭菌后的余热进行真空干燥。(热风补充干燥,在温度需要补充时,电脑自动控制电加热,由鼓风机通过高温高效过滤器净化热风后鼓如腔体内,增加干燥速度。)

是□否□

冷却模式

真空脉动梯度降温

被电脑程序控制,自动打开相应气动球阀和气动碟阀,抽真空后,通过高效过效器吸入洁净空气,执行冷却程序。

是□否□

过程控制

喷淋时间

可调节控制

是□否□

过程控制

气、水混合清洗时间

可调节控制

是□否□

过程控制

硅化温度、时间

可调节控制

是□否□

过程控制

漂洗时间

可调节控制

是□否□

过程控制

灭菌温度、时间

可切换灭菌方式

可调节控制

是□否□

过程控制

干燥时间

可调节控制

是□否□

过程控制

冷却温度

可调节控制

是□否□

管道接口

采用卫生快开卡箍接口。

是□否□

结论:

确认人:       复核人:     日期:

7.3.2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1)方法:连续三次空载人为造成故障,查看设备是否有故障报警和不正常工作提示。

标准:开启设备故障报警和不正常工作成功率100%

(2)在额定产量下,水、蒸汽、真空等压力按前设计要求试验,各控制部件灵敏可靠,每运行1h试验一次,共三次,进口及出口的密封性是否有渗漏。

标准:进口及出口的密封性考察,无渗漏试验合格率100%

安全性多项测试的结果

测试次数

确认项目

可接受标准

符 合

第一次

人为故障、设备故障报警

正常报警

是□否□

进口及出口密封性

无渗漏

是□否□

第二次

人为故障、设备故障报警

正常报警

是□否□

进口及出口密封性

无渗漏

是□否□

第三次

人为故障、设备故障报警

正常报警

是□否□

进口及出口密封性

无渗漏

是□否□

结论:

确认人:        复核人:        日期:

7.3.3电气安全性运行确认

检 测

接受标准

测试方法

是否符合

保护接地电路连续性

保护导线应依靠形状、位置、标记或颜色使之容易区别。

用手动、目测的方法进行检测。

是□否□

电气设备和机械的所有外漏可导电部分都应接到保护接地电路上。

保护接地电路中不应接有开关或过电流保护器件,也不应接有这些器件的电流检验装置。

保护接地电路的连接应牢固,

绝缘电阻实验

在动力电路导线和保护接地电路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MΩ

用500V兆欧表测动力电路导线和保护接地电路间的绝缘电阻。

是□否□

耐压试验

电气设备的所有电路导线和保护接地电路之间应经受至少1S时间的耐压实验,打算工作在或低于ELV电压的电路除外。实验电压应采用频率50Hz或60Hz、具有两倍的电器设备额定源电压值或者1000V中较大者,将不适宜经受该实验的元件在试验期间断开。

用耐压测试仪在电气设备的电路导线端子和保护接地电路端子之间施加交流电压1000V,时间1S,漏电流5mA。

是□否□

结论:

确认人:     复核人:     日期:

7.3.4设备清洁

检  测

测试方法

接受标准

是否符合

设备清洁

按《CDDA-系列全自动胶塞清洗机清洁标准操作规程(草案)》对CDDA-系列全自动胶塞清洗机进行清洁

清洁顺序操作正确

是□否□

结论:

确认人:     复核人:   日期:

7.3.5建立所需文件一览表,并对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培训、记录。

文件名称

文件编码

审批/执行确认

检查结论

CDDA-系列全自动胶塞清洗机标准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


是□否□

符合□不符合□

CDDA-系列全自动胶塞清洗机清洁操作规程


是□否□

符合□不符合□

备注

确认人:     复核人:      日期:

7.3.6运行确认结论

评价人:日期:


7.4性能确认(PQ)

因选用的胶塞为免洗待灭菌胶塞,入厂胶塞清洗硅化工作已完成,并经检验合格,不需清洗硅化处理,仅需灭菌合格即可投入使用,本次验证仅对胶塞清洗机灭菌、干燥性能进行确认。日后若需用到清洗、硅化功能时,需经过验证方可使用。


7.4.1验证内容:

空载热分布的测试

测试目的:证明设备在设定的周期下灭菌腔室温度分布的均匀性,确保灭菌腔室的性能和参数设置符合灭菌要求。

测试使用设备:温度测试仪,wss411热电偶

测试方法:选择灭菌程序,设置灭菌条件121℃,30分钟,将16支热电偶,一支置蒸汽进气口(编号T1)、一支置冷凝水出口(设备自带温度探头处,编号T2),14支探头用支架固定后均匀布置在灭菌腔内(编号T3-T16),所有探头每30秒记录一次温度。连续运行三次,以检查其重现性。

可接受标准:灭菌腔内各探头温度均不低于121℃,灭菌同一时刻各探头之间的温差不超过2℃,单一探头波动范围不超过±1.5℃;灭菌腔室自带探头与放置于同处的验证探头温度灭菌同一时刻温差不超过±0.2℃;


空载热分布试验

装载形式:  空载

检测项目:   灭菌腔内热分布

试验次数:第   次

运行程序:灭菌温度121℃,灭菌时间30分钟

测试参数

可接受标准

检查结果

灭菌温度

灭菌腔内各探头温度均不低于121℃

是□否□

灭菌时间

灭菌时间30分钟

  是□否□

各点温度在灭菌阶段的差值

灭菌同一时刻各探头之间的温差不超过2℃

  是□否□

单探头波动范围不超过±1.5℃

是□否□

灭菌腔室自带探头与放置于同处的验证探头温度灭菌同一时刻温差不超过±0.2℃

是□否□

测试日期:

测试人:

装载形式:  空载

检测项目:   灭菌腔内热分布

试验次数:第  次

运行程序:灭菌温度121℃,灭菌时间30分钟

测试参数

可接受标准

检查结果

灭菌温度

灭菌腔内各探头温度均不低于121℃

是□否□

灭菌时间

灭菌时间30分钟

  是□否□

各点温度在灭菌阶段的差值

灭菌同一时刻各探头之间的温差不超过2℃

  是□否□

单探头波动范围不超过±1.5℃

是□否□

灭菌腔室自带探头与放置于同处的验证探头温度灭菌同一时刻温差不超过±0.2℃

是□否□

测试日期:

测试人:

装载形式:  空载

检测项目:   灭菌腔内热分布

试验次数:第  次

运行程序:灭菌温度121℃,灭菌时间30分钟

测试参数

可接受标准

检查结果

灭菌温度

灭菌腔内各探头温度均不低于121℃

是□否□

灭菌时间

灭菌时间30分钟

  是□否□

各点温度在灭菌阶段的差值

灭菌同一时刻各探头之间的温差不超过2℃

  是□否□

单探头波动范围不超过±1.5℃

是□否□

灭菌腔室自带探头与放置于同处的验证探头温度灭菌同一时刻温差不超过±0.2℃

是□否□

测试日期:

测试人:

结 论:

确认人:日 期:    复核人:日 期:


7.4.2 半载测试

测试的目的:确定设备整体运行时,能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并能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测试使用设备:温度测试仪,wss411热电偶

生物指示剂选择: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芽孢菌片,染菌数量1*105-5*106 CFU/片,D值1.5-3.0min适用于湿热灭菌效果验证。

试验方法:以现行半载装载方式进行热分布和灭菌效力的测试,设置灭菌条件121℃灭菌,30分钟;干燥条件80℃干燥60分钟,取16支热电偶一支置蒸汽进气口处(编号T1)、一支置冷凝水出口(设备自带温度探头处,编号T2),两支探头旁各放置一个生物指示剂;14支探头用支架固定后均匀布置在灭菌腔内(编号T3-T16),取14个生物指示剂和5万只胶塞一起置灭菌腔内,随灭菌腔转动无序翻滚灭菌、干燥,所有探头每30秒记录一次温度。灭菌、干燥完成后出料,挑出菌片,投放到溴甲酚紫蛋白胨培养液中,同时将未经灭菌的菌片投入另一管培养中作对照,在56-65℃的温度下培养48小时,观察培养液的颜色变化。该试验连续三次,检查其重现性。生物指示剂编号分别为B01-B16。

可接受标准:

1.121℃灭菌,灭菌时间30分钟;

2. 灭菌同一时刻各探头之间的温差不超过2℃,单点波动范围不超过±1.5℃;

3. 阳性对照品培养液颜色变黄,灭菌后菌片培养液呈紫色

4.平衡时间:所有探头中最早到达最低灭菌温度的时间与最晚到达最低灭菌温度的时间相差不超过15S。


灭菌性能确认记录(一)

半载热分布试验

装载形式:  半载

检测项目:   灭菌腔内热分布

试验次数:第     次

运行程序:灭菌温度121℃,灭菌时间30分钟

测试参数

可接受标准

检查结果

灭菌温度、时间

灭菌腔内各探头温度不低于121℃,灭菌时间30分钟

是□否□

各点温度在灭菌阶段的差值

灭菌同一时刻各探头之间的温差不超过2℃

  是□否□

单探头波动范围不超过±1.5℃

是□否□

平衡时间

所有探头中最早到达最低灭菌温度的时间与最晚到达最低灭菌温度的时间相差不超过15S。

是□否□

测试时间:

测试人:

装载形式:  半载

检测项目:   灭菌腔内热分布

试验次数:第     次

运行程序:灭菌温度121℃,灭菌时间30分钟

测试参数

可接受标准

检查结果

灭菌温度、时间

灭菌腔内各探头温度不低于121℃,灭菌时间30分钟

是□否□

各点温度在灭菌阶段的差值

灭菌同一时刻各探头之间的温差不超过2℃

  是□否□

单探头波动范围不超过±1.5℃

是□否□

平衡时间

所有探头中最早到达最低灭菌温度的时间与最晚到达最低灭菌温度的时间相差不超过15S。

是□否□

测试时间:

测试人:

装载形式:  半载

检测项目:   灭菌腔内热分布

试验次数:第     次

运行程序:灭菌温度121℃,灭菌时间30分钟

测试参数

可接受标准

检查结果

灭菌温度、时间

灭菌腔内各探头温度不低于121℃,灭菌时间30分钟

是□否□

各点温度在灭菌阶段的差值

灭菌同一时刻各探头之间的温差不超过2℃

  是□否□

单探头波动范围不超过±1.5℃

是□否□

平衡时间

所有探头中最早到达最低灭菌温度的时间与最晚到达最低灭菌温度的时间相差不超过15S。

是□否□

测试时间:

测试人:

结  论:

确认人     日  期:      复核人:日 期:

灭菌性能确认记录(二)

灭菌效力试验

装载形式:  半载

检测项目:  灭菌后的微生物测定

运行程序:灭菌温度121℃,灭菌时间30分钟

生物指示剂

生产厂家


指示剂名称


指示剂批号


指示剂效期


项目

可接受标准

灭活效果测定

阳性对照品培养液颜色变黄,灭菌后菌片培养液呈紫色。

项目

阳性

对照

生物指示剂放置位置

B

01

B

02

B

03

B

04

B

05

B

06

B

07

B

08

B

09

B

10

B

11

B

12

B

13

B

14

B

15

B

16

培养结 果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结  论:

确认人:       日 期:   复核人:  日 期:

7.4.3半载灭菌、干燥效果确认

灭菌完成后在A级层流罩保护下,对初始出料时段、中间出料时段、临结束出料时段胶塞取样进行干燥失重、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细菌内毒素和无菌检查,重复三次,观察重现性,检查结果见下表。

半载灭菌、干燥效果确认记录1


第一次      取样日期:

检测项目

接受标准

取样时段

是否符合

可见异物

不得检出金属屑、玻璃屑、长度超过2mm的纤维、最大粒径超过2mm的块状物

初始

是□否□

中间

是□否□

结束

是□否□

不溶性微粒

每个供试品容器(份)中含l0μm及 10μ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100粒,含 25μm及 25μ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10 粒

初始

是□否□

中间

是□否□

结束

是□否□

无菌检查

无菌

初始

是□否□

中间

是□否□

结束

是□否□

细菌内毒素

<0.25EU/ml

初始

是□否□

中间

是□否□

结束

是□否□

干燥失重

<0.5%

初始

是□否□

中间

是□否□

结束

是□否□

结论:

确认人:       复核人    日期:

半载灭菌、干燥效果确认记录2


第二次      取样日期:

检测项目

接受标准

取样时段

是否符合

可见异物

不得检出金属屑、玻璃屑、长度超过2mm的纤维、最大粒径超过2mm的块状物

初始

是□否□

中间

是□否□

结束

是□否□

不溶性微粒

每个供试品容器(份)中含l0μm及 10μ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100粒,含 25μm及 25μ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10 粒

初始

是□否□

中间

是□否□

结束

是□否□

无菌检查

无菌

初始

是□否□

中间

是□否□

结束

是□否□

细菌内毒素

<0.25EU/ml

初始

是□否□

中间

是□否□

结束

是□否□

干燥失重

<0.5%

初始

是□否□

中间

是□否□

结束

是□否□

结论:

确认人:       复核人:      日期:

半载灭菌、干燥效果确认记录3

第三次      取样日期:

检测项目

接受标准

取样时段

是否符合

可见异物

不得检出金属屑、玻璃屑、长度超过2mm的纤维、最大粒径超过2mm的块状物

初始

是□否□

中间

是□否□

结束

是□否□

不溶性微粒

每个供试品容器(份)中含l0μm及 10μ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100粒,含 25μm及 25μ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10 粒

初始

是□否□

中间

是□否□

结束

是□否□

无菌检查

无菌

初始

是□否□

中间

是□否□

结束

是□否□

细菌内毒素

<0.25EU/ml

初始

是□否□

中间

是□否□

结束

是□否□

干燥失重

<0.5%

初始

是□否□

中间

是□否□

结束

是□否□

结论:

确认人:      复核人:   日期:

7.5 满载测试

测试的目的:确定设备整体运行时,能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并能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以现行满载装载方式进行热分布和灭菌效力的测试,每次取胶塞10万只,置灭菌腔内121℃灭菌30分钟后、80℃干燥60分钟,连续进行三次确认。

测试使用设备:温度测试仪,wss411热电偶

生物指示剂选择: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芽孢菌片,染菌数量1*105-5*106 CFU/片,D值1.5-3.0min适用于湿热灭菌效果验证。

试验方法:以现行满载装载方式进行热分布和灭菌效力的测试,设置灭菌条件121℃灭菌,30分钟;干燥条件80℃干燥60分钟,取16支热电偶一支置蒸汽进气口处(编号T1)、一支置冷凝水出口(设备自带温度探头处,编号T2),探头旁各放置一个生物指示剂;14支探头用支架固定后均匀布置在灭菌腔内(编号T3-T16),取14个生物指示剂和10万只胶塞一起置灭菌腔内,随灭菌腔转动无序翻滚灭菌、干燥,所有探头每30秒记录一次温度。灭菌、干燥完成后出料,挑出菌片,投放到溴甲酚紫蛋白胨培养液中,同时将未经灭菌的菌片投入另一管培养中作对照,在56-65℃的温度下培养48小时,观察培养液的颜色变化。该试验连续三次,检查其重现性。生物指示剂编号分别为M01-M16。

可接受标准:

1.121℃灭菌,灭菌时间30分钟;

2. 灭菌同一时刻各点之间的温差不超过2℃,单点波动范围不超过±1.5℃;

3. 阳性对照品培养液颜色变黄,灭菌后菌片培养液呈紫色

4.平衡时间:所有探头中最早到达最低灭菌温度的时间与最晚到达最低灭菌温度的时间相差不超过15S。

灭菌性能确认记录(一)

满载热分布试验

装载形式:  满载

检测项目:   灭菌腔内热分布

试验次数:第  次

运行程序:灭菌温度121℃,灭菌时间30分钟

测试参数

可接受标准

检查结果

灭菌温度、时间

灭菌腔内各探头温度不低于121℃,灭菌时间30分钟

是□否□

各点温度在灭菌阶段的差值

灭菌同一时刻各探头之间的温差不超过2℃

  是□否□

单探头波动范围不超过±1.5℃,

是□否□

平衡时间

所有探头中最早到达最低灭菌温度的时间与最晚到达最低灭菌温度的时间相差不超过15S。

是□否□

测试时间:

测试人:

装载形式:  满载

检测项目:   灭菌腔内热分布

试验次数:第  次

运行程序:灭菌温度121℃,灭菌时间30分钟

测试参数

可接受标准

检查结果

灭菌温度、时间

灭菌腔内各探头温度不低于121℃,灭菌时间30分钟

是□否□

各点温度在灭菌阶段的差值

灭菌同一时刻各探头之间的温差不超过2℃

  是□否□

单探头波动范围不超过±1.5℃,

是□否□

平衡时间

所有探头中最早到达最低灭菌温度的时间与最晚到达最低灭菌温度的时间相差不超过15S。

是□否□

测试时间:

测试人:

装载形式:  满载

检测项目:   灭菌腔内热分布

试验次数:第  次

运行程序:灭菌温度121℃,灭菌时间30分钟

测试参数

可接受标准

检查结果

灭菌温度、时间

灭菌腔内各探头温度不低于121℃,灭菌时间30分钟

是□否□

各点温度在灭菌阶段的差值

灭菌同一时刻各探头之间的温差不超过2℃

  是□否□

单探头波动范围不超过±1.5℃,

是□否□

平衡时间

所有探头中最早到达最低灭菌温度的时间与最晚到达最低灭菌温度的时间相差不超过15S。

是□否□

测试时间:

测试人:

结  论:

确认人:           日 期:    复核人:  日  期:

灭菌性能确认记录(二)

灭菌效力试验

装载形式:  满载

检测项目:  灭菌后的微生物测定

运行程序:灭菌温度121℃,灭菌时间30分钟

生物指示剂

生产厂家


指示剂名称


指示剂批号


指示剂效期


测试项目

可接受标准

灭活效果测  定

阳性对照品  培养后颜色变黄,而试验后指示剂培养48小时后紫色

项目

阳性

对照

生物指示剂放置位置

M

01

M

02

M

03

M

04

M

05

M

06

M

07

M

08

M

09

M

10

M

11

M

12

M

13

M

14

M

15

M

16

培养结 果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结  论:

确认人:       日 期:     复核人:  日 期:

7.6满载灭菌、干燥效果确认

灭菌完成后在A级层流罩保护下,对初始出料时段、中间出料时段、临结束出料时

段胶塞取样取样进行干燥失重、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细菌内毒素和无菌检查,重复三次,观察重现性,检查结果见下表。

满载灭菌、干燥效果确认记录1


第一次      取样日期:

检测项目

接受标准

取样时段

是否符合

可见异物

不得检出金属屑、玻璃屑、长度超过2mm的纤维、最大粒径超过2mm的块状物

初始

是□否□

中间

是□否□

结束

是□否□

不溶性微粒

每个供试品容器(份)中含l0μm及 10μ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100粒,含 25μm及 25μ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10 粒

初始

是□否□

中间

是□否□

结束

是□否□

无菌检查

无菌

初始

是□否□

中间

是□否□

结束

是□否□

细菌内毒素

<0.25EU/ml

初始

是□否□

中间

是□否□

结束

是□否□

干燥失重

<0.5%

初始

是□否□

中间

是□否□

结束

是□否□

结论:

确认人:    复核人:     日期:

满载灭菌、干燥效果确认记录2


第二次      取样日期:

检测项目

接受标准

取样时段

是否符合

可见异物

不得检出金属屑、玻璃屑、长度超过2mm的纤维、最大粒径超过2mm的块状物

初始

是□否□

中间

是□否□

结束

是□否□

不溶性微粒

每个供试品容器(份)中含l0μm及 10μ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100粒,含 25μm及 25μ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10 粒

初始

是□否□

中间

是□否□

结束

是□否□

无菌检查

无菌

初始

是□否□

中间

是□否□

结束

是□否□

细菌内毒素

<0.25EU/ml

初始

是□否□

中间

是□否□

结束

是□否□

干燥失重

<0.5%

初始

是□否□

中间

是□否□

结束

是□否□

结论:

确认人:      复核人:       日期:

满载灭菌、干燥效果确认记录3

第三次      取样日期:

检测项目

接受标准

取样时段

是否符合

可见异物

不得检出金属屑、玻璃屑、长度超过2mm的纤维、最大粒径超过2mm的块状物

初始

是□否□

中间

是□否□

结束

是□否□

不溶性微粒

每个供试品容器(份)中含l0μm及 10μ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100粒,含 25μm及 25μ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10 粒

初始

是□否□

中间

是□否□

结束

是□否□

无菌检查

无菌

初始

是□否□

中间

是□否□

结束

是□否□

细菌内毒素

<0.25EU/ml

初始

是□否□

中间

是□否□

结束

是□否□

干燥失重

<0.5%

初始

是□否□

中间

是□否□

结束

是□否□

结论:

确认人:         复核人:    日期:

7.6.3灭菌后存放时限确认

确认方法:将半载和满载灭菌完成后的胶塞按现行方式用密闭容器在A级层流下存放,在存放26小时后,按规程对胶塞取样进行无菌和干燥失重检查。重复三次,观察重现性。三次均检测合格后,则确定存放时限为24小时。

合格标准:无菌检查应无菌,干燥失重应≤0.5%。

半载胶塞存放时限确认记录


(第    次)   取样日期:

检查项目

合格标准

出料时段

是否符合

无菌检查

无菌

初始

是□否□

中间

是□否□

结束

是□否□

干燥失重

<0.5%

初始

是□否□

中间

是□否□

结束

是□否□

(第   次)   取样日期:

无菌检查

无菌

初始

是□否□

中间

是□否□

结束

是□否□

干燥失重

<0.5%

初始

是□否□

中间

是□否□

结束

是□否□

(第   次)   取样日期:

无菌检查

无菌

初始

是□否□

中间

是□否□

结束

是□否□

干燥失重

<0.5%

初始

是□否□

中间

是□否□

结束

是□否□

结论:

确认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满载胶塞存放时限确认记录


(第    次)   取样日期:

检查项目

合格标准

出料时段

是否符合

无菌检查

无菌

初始

是□否□

中间

是□否□

结束

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