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业态观

作者:本网编辑 文章来源:弗戈工业在线 发布时间:2011-11-08
所谓业态,即行业的形态,即一个行业发展的整体规模,趋势,结构,布局的特征.

医疗器械行业,相对于新药研发来说,偏于短平快,而且中国医疗器械领域相对落后,资源配置也不足,加上新医改对诊断的支持,未来成长空间极具想象力。目前,中国的医疗器械市场容量仅为1000亿元左右,与药品相比,仅占药品的10%左右,而在发达国家,接近1:1。加之,近年来医疗器械市场的年增长率均在20%以上,因此深受投资者的青睐。但产品结构偏于低端,行业规模受限,也广受非议。苍天之树亦根植于土壤,本文主要从目前国内的医疗器械行业业态角度,提供一些参考性观点。

一、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业态与未来发展

所谓业态,即行业的形态,即一个行业发展的整体规模、趋势、结构、布局的特征。

虽然目前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数量超过2万家,仅出口的企业多达1.6万家,2011年预计出口额为150亿美元。但是,中国医疗器械产品基本还在中低端产品,如药棉、纱布、绷带、一次性注射器、彩超、X线和监护仪等,其中外资与合资公司占出口额的一半左右。由此可见,我们内资医疗器械企业整体状况并不容乐观。

虽然,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的产品结构广受诟病,但是任何一个行业发展,都离不开整体业态环境。中低端产品为主的业态,恰是当前的实际状况。如果立即上马高端的医疗器械产品,如磁共振(MRI),PET/CT等,并不太现实。与之印证的是,做中低端产品的企业活得比较滋润,而做所谓的高端产品企业,大多生存并不轻松。原因在于,在当前国内企业的高端产品业态尚未完全形成,还不具备生产高端产品的土壤。高端医疗器械所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从精密加工、成像、生化产品、新材料、软件开发、资金的持续投入等要求都非常高。虽然是一种产品,实际上不亚于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创新。如果一些高端配件依赖进口的话,一方面产品副加值大大下降,成本优势难以体现。甚至,一些高端的配件,进口还存在很多限制。因此,国内生产这些高端医疗器械,会面临缺胳膊少腿的局面。如果试图突破各个瓶颈,又非一朝一夕之事。即使现阶段,我们在某些高端医疗器械有所突破,但是高端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迅速,研发投入也相当惊人,往往出现的结果是,我们好不容易研发出来,但早已被市场淘汰,没有市场的支持,无从谈起后续研发。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中国医疗器械业态环境下,走一条稳健升级之路更为合适。从中国特色的产业基础做起,结合中国的成本、人才和市场等优势,逐步从中低端向高端迈进。比如迈瑞,所做医疗器械多是与电子产品有关,实际上,国内电子产品通过20年的发展,根基和基础深厚,产业链配套齐全。加上国际对中国电子化产品认可度较高,容易打开国际市场,也较易形成竞争力优势。以此为基础,逐步通过合作、并购、自主创新、代工等多种形式,谋求创新发展之路,逐步升级,最终建立中国高端医疗器械产业业态。一旦高端产业业态形成,便相当于有良好的土壤,成就参天大树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二、医疗器械圈的构建与结构性升级

业态的形成,不是单一企业所能完成的。需要在上、下游以及配套环节进行全面完善,形成合力,最终形成一种产业业态。

目前,国内医疗器械单打独斗居多。医疗器械与传统的新药研发的确不同,新药研发环环相扣,十分紧密,有专门从事新药筛选的,有从事临床前试验的,也有从事临床试验的,还有注册报批、知识产权、生产外包等等。但各医疗器械企业往往承担了全部职能,包括研发、报批、生产、销售等一条龙。各医疗器械门类众多,但企业间的关联性偏少。另外,由于不少医疗器械产品技术含量不是太高,容易被模仿,因此,部分企业还担心泄密等风险。如果以产业园区为基础,结合当地传统产业的一些优势,如有些区域电子工业基础较好,或精密加工基础,或模具基础,或新材料基础等,这些工业基础的铺垫对于营造具有紧密联系的医疗器械业态圈,是相当有好处的。同时,通过上下游的协作,还可以避免产品同质化,以及低水平恶性竞争的局面出现。

的确,在中国不少地区,已形成有特色的医疗器械圈,如深圳南山、江苏常州、山东等地,这些区域的医疗器械已初具规模。各地不少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也将医疗器械列为重点引资对象。但是,从整体来看,还缺少对医疗器械产业业态的宏观布局,尤其是高端医疗器械的业态构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整体提升,不是单个企业的提升,而是整个产业链的业态的提升,才能真正实现结构性升级。

国际上,像爱尔兰、德国杜塞夫都是医疗器械著名的产业基地,拥有十分完善的产业链条,从产品设计、新材料和新产品研发、加工均有不同企业承担,企业间协作紧密。同时形成了"一带多"局面,即一家领头企业,带动周边几十家,甚至更多企业为其生产配件或代工。

三、高端业态构建的几点思考

(1)宁做"寄生虫",莫做大而全

高端的业态,涉及面极为广泛,不是一家企业能够全盘胜任。虽然,国内医疗器械产品主要集中于中低端产品。但我们也看到,不少企业为国际巨头从事代工,或配件的工作,或通过合作,取得某些关键技术,这是非常好的现象。当下,宁做高端产品的"寄生虫",以市场换技术,以成本换技术,做一些代工或配件性工作,也不宜直接上马大型工程,否则就是揠苗助长。

比如,几年前匆匆上马的γ刀项目,现在呢?还有,现在不少企业声称要研发磁共振等高端产品,在西门子、GEHealthcare等不断创新的前进步伐前,这些企业的优势在哪里呢?此外,强调大宗产品小型化,如小型CT等研发,都需要很强劲的研发实力。

我们试图"迎头赶上",甚至超越,我看暂时不太现实。

(2)综合研发能力和开放合作

早年很多医疗器械企业都靠“星期六工程师”发展起来的,企业缺少自主研发团队,研发很难具备可持续性。虽然现在不少企业有自主研发团队,但是现在企业竞争更讲究综合研发能力,即使部分企业研发了一些高端产品,但前景并不乐观。即使在某些关键环节有所突破,但综合研发能力、系统集成能力仍是欠缺的。通过开放合作,提升企业的综合研发能力是当前国内企业较为可行的策略。一个现成的例子就是当年东软在研发CT时,也一直与Philips开放合作,借力发展。

当然,不少机构一直希望中国能“自主创新”或“独创性创新”,试图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医疗器械产品结构。但在业态不成熟的条件下,如果过度“独创”,很容易成为先烈。

(3)持续创新能力

持续创新与创新要求完全不同,持续创新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市场推动。国内不少企业往往带着某种新技术进行创业,但是创业后,因为市场未能及时打开,缺少市场的推动力,导致持续创新乏力。在研发早期,产品可能还与国际同步,等产品出来时,已属于淘汰性产品,无法得到市场支持,进而进入恶性循环,最终被市场淘汰。我国各行业许多关键性产品此类案例不少,比如龙芯、自主操作系统、国产Office等等。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强调创新,更要强调持续创新。只有可“续航”的创新,才具有持久的竞争力。

目前,随着中国迅速发展和视野的打开,我们跟踪国际前沿的能力已不是问题,问题是业态的建立。没有完整的产业业态,综合研发能力、持续创新就成为行业发展障碍。在不少领域,我们都有类似的教训。例如单抗药物,十年前,我们与国际差距可能只有十年,而现在我们与国际差距可能是二十年,甚至更大。真所谓“起个大早,但赶个晚集”。这种现状,在医疗器械领域,同样是值得预警的问题。

政府、行业协会以及园区作为领导者和支持者,需要重视高端产品的研发,更需要重视业态环境的构建和引导。基础打牢了,未来发展方可期。

0
-1
收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