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药监局:优质服务铺就产业"高速路"

文章来源:制药工业网 发布时间:2011-12-09
湖北省荆门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贯彻落实"监督与服务并重,安全与发展共赢"的科学监管理念,融服务于监督之中,以服务促进医药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湖北省荆门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贯彻落实“监督与服务并重,安全与发展共赢”的科学监管理念,融服务于监督之中,以服务促进医药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医药产业关系国计民生,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湖北省荆门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监督与服务并重,安全与发展共赢”的科学监管理念,融服务于监督之中,以服务促进医药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凸显了一些制约因素,该局通过学习外地经验,结合实际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为进一步引导和促进全市医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现状:产业后劲足

资源优势独特湖北省荆门市山区药用资源种类较多,是道地药材的集产地。荆门的气候、水文、地质、地貌、土壤、光热资源和生物群落等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边缘性和多变性,加上复杂多样的微生物群落,适宜多种药用动植物生长,造就了丰富的药材资源,蕴藏量较大的品种有:桔梗、板兰根、柴胡、连翘、山楂、苍术、旱半夏、野菊花、夏枯草等30余种。同时,荆门是湖北道地药材公司和瑞康药业公司的原材料资源供应基地和药材种植生产基地。

产业体系完备经过多年发展,荆门市医药产业已经形成以中药材种(养)植业为基础,现代中西药及生物药为主导,化学原料药为重点,医疗器械和医药物流配送产业为推力的医药产业发展体系。全市共有药品(含医疗器械)监管对象3011家,2010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达10多亿元。其中,全市药品生产企业达11家(上市企业1家),产值超过4亿元;医疗器械生产、批发企业分别达到15家、36家,产值达3.8亿元;药品批发企业发展到13家,销售额达到6亿元。取得药品批准文号209个,涉及原料药、片剂、颗粒剂、大容量注射剂、糖浆剂、露剂、合剂、口服液、煎膏剂、中药饮片、医用氧、医疗器械等。

科研实力较强该市食品检验监督所技术装备和技术人员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能进行无菌检查、药理实验、抗生素效价测定、化学分析、急性病毒检查等20多个检验项目。荆楚理工学院是该市药品实验、教研和培训基地,设立有药学分院,50多位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的专家和专业技术人才在此供职。同时,该市药学会还经常组织开展产学研活动,为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

集聚效应初显目前,已有10家药品生产、批发及零售经营公司入驻荆门经济开发区,涵盖了生产、流通环节,生物医药产业园的聚集效应已凸显。沙洋医药产业园正式运作,沙洋县药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从零已发展到7家,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亮点。

问题:优势尚未发挥

尽管荆门市医药产业规模总量拥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是近年来的发展速度仅列湖北省中游水平。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发展水平不高虽然该市药品生产企业发展到11家,但目前仅百科药业在国内占有一席之地。药品生产、批发及经营企业规模小,分布散乱,竞争力不强。

中小企业融资难该市生物医药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全市规范化、规模化的现代药品大流通体制还未形成,区域性强,经营水平低,物流费用高,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融资能力明显不足。

在通过GMP认证的企业中,除湖北百科企业为产值超3亿元的大型企业外,其余都是中小企业,一些中小企业资金严重短缺。虽然该市药品批准文号较多,但有些优秀品种处于“休眠”状态,药品行业品种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资源利用率低饮片企业规模较小,优质道地药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优质丰富的资源没有形成预期的大产业,企业生产规模小,加工水平低,难以形成有影响力的道地药材品牌,提高本市道地药材使用率的作用和影响力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政策支撑不够医药产业是受政策环境影响较大的产业。多年来,该市虽出台了一些扶持医药产业的政策,但同发达地区相比,政策环境仍有很大差距,生物医药产业园还没有建立,优惠扶持力度不大,不能为产业快速突破提供足够支撑。

建议:营造高科技环境

提高服务水平,着力营造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浓厚氛围。坚持把医药产业发展作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重要工作职责,充分发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职能、技术、信息优势,拓宽思路,在规范管理中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为医药经济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全力优化医药产业发展环境。加强引导市外、省外医药经济实体落户本市,推进本市企业与海外华人华侨、高校、大型或合资企业合作、联姻,引进新技术、新项目、新品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对现有的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在建项目,从厂房、仓库的选址、设计,设备选型安装,员工培训,制度的制定实施以及许可证照的办理,提供政策、技术等咨询服务。实行领导包联企业,单位(科室、分局)帮扶项目责任制,一个发展项目,一个服务专班,实行“保姆式”全程服务,严格考核,严格奖惩,促进食品医药经济跨越式发展。

加快园区建设,着力打造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承载平台。以荆门经济开发区为依托,规划配套建立荆门生物医药产业园,着力建成新型医药工业化基地、面向全国的现代医药物流中心、一流的生物医药市场研发基地、知名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大力推进医药企业联合、重组、兼并,鼓励打破地区、部门和所有制界限,整合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扩大生产规模,增强优势企业发展能力。重点扶持百科等管理先进、产品质量稳定、市场潜力巨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年产值超亿元的创新主导型医药示范企业快速做强,使其尽快成为行业发展的主力军。提升产业层次和管理服务水平,加快荆门医药基地建设步伐,发挥医药产业园区的核心作用,鼓励企业向上下游延伸,加强与市内外企业的协作配套,培育若干个产业特色突出、专业分工合理、协作配套完善、创新能力较强的现代医药产业集群。

积极发展物流,着力构建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流通网络。推进医药流通企业的资源整合,构建现代医药物流网络。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业,推进药品配送中心、连锁销售机构和药材物流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药品销售网络,积极开拓农村医药市场。鼓励制药企业与药品销售企业建立新型产销模式,降低药品购销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鼓励大型制药企业完善销售网络,并利用网络与中小企业开展销售合作,开展贴牌生产,促进销售资源的综合利用。

强化产学研,着力建设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支撑体系。紧紧围绕提高新产品研发能力、企业管理水平、企业营销水平等环节,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积极吸引国内外医药产业高端人才来荆门创业,对医药研究和产业发展贡献较大的高层次人才,按有关规定给予特殊津贴和奖励。组建医药产业发展科技专家顾问组,负责对医药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着力吸引高层次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参与企业新产品研发,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采取开放实验室、协助技术公关、帮助企业制定质量标准和管理体系、培训企业技术人员等形式帮扶企业,建设“三品”(食品、药品、化妆品)检测平台。

加强组织领导,着力优化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环境。建议加强组织领导,及时挂牌成立由政府分管市长为组长,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相关部门、企业为成员单位的“荆门市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门负责基础建设、发展工作,以便协调解决生物医药产业园在建设过程中的有关问题。根据该市政府[2011]5号令《荆门市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办法》,按照省市共建食品药品先进市合作备忘录的要求,借鉴上海、武汉等地经验,首先在产业园成立“三品中心”,产业园要帮助建立公共实验室,使之成为园区企业的“孵化器”。要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为园区建设和物流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并在建设用地和建设规费、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优惠政策。

0
-1
收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