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政府陆续出台支持民族医药发展的政策

发布时间:2013-06-27
"十二五"开局以来,国家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支持民族医药发展的政策和规划.

“十二五”开局以来,国家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支持民族医药发展的政策和规划。

医药民族风劲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期正式印发《实施壮瑶医药振兴计划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这无疑是对壮瑶医药发展的正面激励。而自“十二五”开局以来,国家主管部门以及新疆、内蒙古、广西、甘肃、贵州、云南等各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了支持当地民族医药发展的政策和规划。

业内专家表示,在政策扶持下,苗药、藏药、蒙药、壮药、维药等民族医药的产业化进程近年来取得一些发展,各地民族医院建设的推进以及民族医药基层服务能力的加强,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药市场蛋糕做大。但更大的机会在于走向全国,借助学术推广和文化推广相结合等品牌营销模式,让更多的人理解和接受民族医药。

产业化加速

民族药作为传统医药存在形式的重要组成,其独特的魅力长期植根于中华大地。藏药中的奇正藏药贴膏、苗药中的灯盏花素、彝药中的痛风灵、满药中的复方木鸡颗粒等,市场反应都不错。

一方面,民族药以其疗效确切、价格低廉而受到欢迎,另一方面,其产业化发展又相对缓慢。自“十二五”以来,政府层面对民族医药产业更高调的支持。例如,西藏医药“十二五”规划指出,将进一步加大对藏医药的财政投入,扶持藏药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也会陆续出台。广西出台《加快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的决定》、《壮瑶医药振兴计划(2011~2020年)》,表示要将中医药民族医药打造成千亿元产业。

“民族医药加速产业化显然离不开政策扶持,对于维药而言,当前最大的政策激励无疑是中药保护品种祖卡木颗粒、寒喘祖帕颗粒等两个品种进入了2012版国家基药目录。除此之外,近百个在生产的维药品种中,还有9个进入了医保目录。”新疆奇康哈博维药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金成对记者表示。

而为进一步推动壮瑶医药发展,广西南宁市表示将把更多符合条件的壮瑶医医疗机构纳入城保、职保和新农合的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并按规定将壮瑶医诊疗项目、适宜技术和壮瑶药优先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提高报销比例。

利好政策对相关民族药市场增长的刺激明显。据悉,由奇康哈博、特丰药业等8家新疆药企组成的展团在此前举行的第69届全国药品交易会上斩获颇多,洽谈成功百家客户,并与国内多家知名企业达成共同开发维药项目,总计成交金额为2.8亿元人民币。

“维药取得突破,一方面受益于政策支持,一些维药产品进入新版基药目录,提升了维药整体的品牌形象。”新疆特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陶亮表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维药具有独特的医药文化与产品功效,具备做强做大的优势,同时需要在营销领域寻求新突破。”

整合潮起

发展势头正劲的民族医药产业也受到各路资本的关注,在资本力量介入下,各民族药的整合加速进行。

据了解,修正药业、力诺等业内外大型企业正积极进入藏药领域,欲通过并购整合打造一体化的藏药上市企业。而广药相继成立西藏林芝广药发展有限公司及广药集团特色藏药研究开发中心,也对藏药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奇正藏药亦积极布局,以其为核心的5家公司在2010年共同发起组建了西藏宇妥藏药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苗药领域的整合同样来势汹汹。仅在2011年,贵州百灵先后完成了对贵州乾元等5家公司的收购,拉开苗药整合序幕。而据了解,贵州益佰也正联合多家苗药企业,组建贵州苗医药集团。

对此,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诸国本在接受采访中表示,我国少数民族医药的生产普遍小而散,进行资源整合是大势所趋,但不少企业不舍得被兼并重组,并购后的整合怎么做好也需大胆革新。

医药行业分析师陈国栋指出,由于不同企业产品之间具有较大差异、批准文号资源整合存在一定难度等诸多因素制约,目前民族医药整合的进展和成效不尽如人意。

但与此同时,部分民族药也吸引了资本的关注。奇康哈博今年初刚刚顺利完成股改,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外资营销团队入股。记者了解到,还有几家维药企业被一些险资和业外资本看好,正在接洽中。

“完全依靠政府支持是不切实际的,推动企业发展和进行并购整合,更需要借力资本市场的力量。”陈金成表示,“相比苗药、藏药,维药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不落后,理论系统、临床疗效确切,而短板在于整体营销能力落后。未来要走向全国,应采取学术推广和文化推广相结合的品牌营销模式。”

0
-1
收藏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