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源头之忧野生中药濒危加剧

发布时间:2014-08-05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医药发展承载远远超出了医疗卫生属性范畴的内涵和外延。而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中药产业近年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医药发展承载远远超出了医疗卫生属性范畴的内涵和外延。而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中药产业近年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一个尴尬的事实是:中药行业是一个典型的资源依赖型行业,源头中药材是产业的命脉,其质量和数量一直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严重掣肘。例如沉香,是中医治胃病常用的一味药材,取自瑞香科植物白木香含有树脂的木材。然而,无序采伐使得野生沉香几乎不见踪影,沉香在文玩市场上的大受追捧,资本炒作价格飞涨。

多方带动下,在过去的几年,沉香饮片统货价格从百来元每千克,到如今的数千元每千克,中药沉香成为一般患者消费不起的奢侈品。而对于中成药产业来说,药品价格是政府制定的,原料价格疯涨,成本价格倒挂导致的是企业停产或违规减少投料。

“现在,有些中药材需要依赖进口,比如甘草、重楼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副司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黄璐琦在7月10日维西县中药材资源保护与开发座谈会上说。

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统计分析,2013年甘草进口大幅增加,进口额达到6900万美元,增幅109.8%,超过出口金额2200万美元。

甘草是我国最常用的中药之一,中医认为甘草有“调和众药之功”,使用甘草的中药方剂多达数千个。甘草主要分布于我国内蒙、甘肃和新疆等西北省份,它还是一种特别好的野生固沙植物之一。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国内甘草产区农牧民开始进行“掠夺式”的采挖,国内甘草总产量一度翻倍。过度的掠夺使野生甘草从常见沙生植物变为濒危植物,同时也带来西北产区严重的土壤沙漠化。

2011年11月,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在我国启动,四川、云南等省份率先开展。四川省的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初步表明,与30年前相比,多数中药资源明显减少,比如冬虫夏草、川贝母、佛手参、羌活、大黄、石斛、重楼、天麻等;药材的品质也有明显的下降,仅仅从药材的形态上就可以看出明显的差异。

野生驯化面临难题

我国很早以前就通过对野生中药材进行驯化变家种(家养),解决中药材不足的问题。目前我国栽培的中药品种超过3000种,传统的道地药材产地云贵川广如今也是中药材主要种植省。据当地农业部门统计,2012年云南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450万亩,2013年四川省药材播种面积为156万亩,贵州更是要树立了到2015年药材种植500万亩的规划目标。

但是,野生驯化依然存在诸多迄需解决的问题。

“这种抽薹的要拔掉。”云南省农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副所长刘大会指着一株开花的当归苗对当地药农说。当归是一种常见的大宗中药材,目前中国商品当归主要来源于栽培,虽然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及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当归种质资源退化栽培技术落后,导致当归药性降低的情况严重。早期抽薹正是当归种质退化的一个表现。“早期抽薹导致当归根部明显木质化,失去药用价值。”刘大会说。

“农民有时候把早期抽薹的当归种子采下来种植或卖掉,这会造成当归种质的进一步退化。”维西县农科局主任科员陶兴说。

记者在云南迪庆州调查发现,当地药材种植超过8万亩,但却缺乏规范的中药材种子市场。药农每年的播种是使用自留种子或从其他农户购买种苗,也有部分到别的产区购买种子种苗或由自己参加的合作社提供,中药材种植缺乏科学的选育体系和优良品种的供应。同时,当地药材的种植以农村低学历妇女、老人为主要劳动力,药材种植管理极为粗放。

“我们县中药材种植生产仅依靠县、乡农机推广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无法满足中药材种植的科技需求。”维西县农科局局长熊建辉无奈的说,现有的县乡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绝大多数是学农作、植保、土肥等相关专业,没有学中药材种植技术方面的人员。

产学研怎样结合

即便如此,我国仍然有很多濒危中药材没有实现家养。比如,“太白七药”之一的桃儿七,天然繁殖能力较弱,随着植被被破坏而导致其生态环境的改变,植株日益稀少,分布区日渐缩减。目前政府在太白山已建立桃儿七自然保护区,但其家种培育工作开展十分缓慢。

“这项工作不能仅依靠药农的自发性。”黄璐琦说。“开发中药资源的目的,是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各种有效措施,最合理和充分地去利用和发展这项资源用于防治疾病、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合理不仅仅是种植面积的扩大,既要不断扩大中药资源的数量也要提高起质量。这不仅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与迪庆州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目的,也是此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

2009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将“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作为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的主要任务之一,提出“要保护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加快种质资源库建设;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建设道地药材良种繁育体系和中药材种植规范化、规模化生产基地”。

截至2014年4月,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范围已涵盖了全国31个省份,部分省份已完成试点普查工作。

“应积极收集、整理、优化、推广适宜当地的药材种植技术。”黄璐琦说,比如,在育种方面就可以广泛推广育种带和育种盘技术。早期投入略高,但后期管理成本非常低,整体算下来可以节约大量人力成本。“在当地建立一两个GAP基地,通过基地带动整个地方中药材种植的科学化、规范化。”黄璐琦建议。

“组织规划、优势品种选取、交易市场建立、产地加工、检测认证、人才培养,一个都不能少。”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崔秀明说。

0
-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