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医药流通:新政挑战商业"解题"

文章来源:制药工业网 发布时间:2012-01-13
按照新医改要求,积极打造现代物流药品配送中心,可以掌握配送主动权,占领市场制高点.为了积极推进新医改的近期五项重点改革任务,有关部门推出了一系列新政策和新规定,这些政策,规定将对医药商业企业产生深远影响

按照新医改要求,积极打造现代物流药品配送中心,可以掌握配送主动权,占领市场制高点。为了积极推进新医改的近期五项重点改革任务,有关部门推出了一系列新政策和新规定,这些政策、规定将对医药商业企业产生深远影响。面对新情况和新挑战,医药商业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未雨绸缪,积极应对。

药价大幅下降

国家发改委决定从2011年9月1日起降低部分激素、调节内分泌类和神经系统类82个品种400多个剂型规格药品的价格。这是发改委去年第2次下调药品价格,是1998年以来发改委累计的第30次药品降价,平均每次降价幅度都在20%左右。

降低药价的目的在于有效减轻患者负担,有力解决“看病贵”的问题,这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一件大好事,但对于医药商业企业而言,在连年多次不断降价的大趋势下,步履艰难的医药商业企业经营毛利越来越低,经济效益越来越差,企业已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企业要渡过难关,走出困境,一要千方百计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市场覆盖面,薄利多销,多中取利,通过扩大销售,实现毛利率下降、毛利额不降。二要开源节流,挖掘潜力,节约费用,降低成本,走节约增效发展之路。三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如酒店、饭店、商场、房屋租赁等服务业,坚持多种经营,实行综合开发,跳出单一经营药品的老框框,多元发展,分流风险。

严控抗菌素

据卫生部统计,我国68.9%的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37%的病人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平均100个患者1天消耗80.1人份的抗菌药物,是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平均值的1倍多,抗菌药物滥用直接导致了“超级耐药菌”的出现。

为了严格控制抗菌药物滥用现象,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卫生部已出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有关部门规定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只能使用50种,二级医院只能使用35种,对医院的用药总量将实行严格的比例控制,在目前医院用药总量的基础上最小将下降10%以上。

据调查,在医药商业企业的药品销售额中,抗菌素类占了35%以上,这一规定的实施将会极大影响医药商业企业的销售规模和效益规模,本已微利经营的医药商业又遇到了新的经营困难。

如何遏制销售下降的被动局面?一要按照大批发、大零售、大市场的思路,调整经营策略,按照市场需要,合理设置经营机构,调整经营网点布局,组织经营品种,面向市场,开展竞争。二要集中优势,壮大规模,改变多、小、低、散的局面,调整布局,形成拳头,整合资源,扩大经济规模,实现规模效益。三要积极占领农村市场,做好农村市场这篇大文章,扩大市场覆盖面,使市场销售有一个大的拓展和突破。

按比例使用基药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乡镇卫生院实行统一配送近3年来得到了很好的实施。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对基本药物的使用又有新的标准要求,规定按比例配备使用,乡镇卫生院使用基本药物,品种数量要达到目录的100%,销售额要达到药品总销售额的100%;二级医院(县级医院)品种数量要达到40%,销售额要达到30%;三级医院(市级以上医院)品种数量要达到30%,销售额要达到20%;中医、妇幼、精神病、肿瘤等专科医院较同级综合医院比例要求下调5%~10%。

基本药物原本就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国家规定,医药商业企业向乡镇卫生院配送基本药物,配送费只有5%,向农村卫生室配送基本药物,配送费仅有4%,加之多数卫生院不能按规定时间60天及时付款,医药商业企业配送基本药物已面临亏损边缘。当前,有关部门又要对医疗单位使用基本药物实行指标控制,这将会进一步导致医药商业企业销售下降,费用增大,效益下滑。

对此,企业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在传统医药商业批发的基础上,按照新医改的要求,积极打造现代物流药品配送中心,积极争取区域品种总代理、总经销,建立医药电子商务平台,掌握配送主动权,占领市场制高点。二是建立、健全完善的化学药品、中药饮片、医疗器械等门类齐全的医药物流体系,为全方位满足医疗单位的用药需要奠定基础。三是在品种上既有高端名优新品种,又有专科特色好品种,还有一般性普通用药品种,形成不同阶梯、不同档次、各类品种齐全的专业化医药物流配送中心,为赢得药品配送资格创造条件。

“医药分开”试点

为了降低药品价格,切断药品收入与医院的利益链,解决医药购销腐败问题,卫生部将对“医药分开”进行4种模式的试点:一是支付方式改革,推进按病种付费、人头付费和总额预付,切实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实实在在解决“看病贵”的问题。二是“收支两条线”管理,切实扭转医院的趋利行为,医护人员的收入分配不再以经济指标为导向,不再与经济指标挂钩。三是把医院药房独立出来,医院药房的药品差价收入由政府统筹补给医院,彻底切断医院医生与厂方代表的联系,从根本上解决医药腐败。四是药品“零差率”销售,对原来用药品加成弥补的医疗服务亏损,通过调价或者财政补助来弥补。“医药分开”试点今后不论实行哪一种模式,对于医药商业企业来讲,都将是一种新的挑战和艰难的抉择。

为此,商业企业一要大胆解放思想,转变经营模式:要从传统赚取进销差价的方式转变到为医疗单位提供全面服务的方式上来;努力让传统的“厂家-批发企业-医疗单位”药品商业模式实现环节少、速度快、成本低;要积极争取医院药房托管,实行集中配送,保证销售稳定增长。二要做好批发企业从传统商业购销模式向现代全产链服务模式的转变。医药商业企业转型的核心和根本是为医疗单位提供“整体服务的模型”,将物流服务延伸到医疗单位的药品营销、库房管理、信息服务、人员培训、新药推广、患者服务等环节,推行医院库房社会化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三要实行功能转型,搞好深度服务。发达国家医药企业的现在就是我国医药企业的未来。医药商业单纯靠进销差价将难以生存,未来必须通过为医院提供深度和广度服务来取胜。目前,要特别做好医院的“静脉药物调配中心”、“自动化药房”等项目的共建协作,全方位、多元化地为医疗单位提供服务,方能开创一条又好、又快的发展新路。

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从2011年6月1日起,央行决定再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去年以来第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央行自2010年以来的第12次上调。根据经济形势,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从2011年12月5日起又下调了0.5个百分点,这是3年来的首次下调。此次调整后,大中型金融机构和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分别高达21% 和17.5%的历史高位。此举是消除通货膨胀走高的重要措施,同时也表明,货币政策已从适度宽松转为稳健,货币政策既要适当收紧,又要保持经济平稳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而医药商业企业所要面对的,一是国家紧缩银根,企业融资更加困难,经营资金更加紧张,企业经营困难增大。二是温州民间借贷的危机再次表明,中小企业融资的高利率造成企业财务费用大幅增长,债务风险有增无减。三是政府对医疗机构的投资不到位,医院拖欠企业货款的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医药经营犹如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四是根据国家规定,每年要增加职工工资15%以上,人头费用的快速增长,企业经营成本的增高,势必造成企业效益的全面亏损。五是随着新医改的深入发展,医院药房的管理将逐步由医药商业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即医院药房的管理职能由医药商业企业承担,企业费用将进一步膨胀。卫生部正在推广的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和自动化药房这两个药学项目,医院将会采取合作的形式由企业垫资建设,这样会使企业的资金缺口越来越大,运营成本越来越高,经济效益越来越差。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一要通过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呼吁,请求金融部门给医药商业的贷款政策“松绑”,加大对中小及商贸企业的支持力度,确保新医改的各项惠民政策能真正落到实处。二要全面落实药品招标规定,医院要按照合同约定及时向企业承付货款,防止资金沉淀。三要广开融资渠道,多方筹集资金,争取信贷支持,扩大资金来源,保证购销业务的正常需要。四要加大应收账款的清收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健全销售、回款、收入相挂钩的利益责任机制,降低应收账款,加速资金流动。五要坚持内部挖潜,优化资本结构,杜绝资本闲置和浪费,千方百计地提高资金运营水平,用尽可能少的资金获得更大的效益。

0
-1
收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