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维生素企业减产提价救市苦心恐白费

文章来源:中国医药123网 发布时间:2012-08-09
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以下简称“医保商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5 个月,拳头产品维生素出口量继续萎缩

作为我国药品出口最重要的一类产品,维生素今年整体出口形势并不乐观。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以下简称“医保商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5 个月,拳头产品维生素出口量继续萎缩。然而祸不单行,进入7月以来,其原本坚挺的价格也开始呈现出走低态势。为缓解近期困境,维生素企业开始减产提价,但分析师坦言,由于产能过剩,这一惯用的救市方法可能难以奏效。

出口量持续下滑

医保商会表示,中国维生素企业凭借先进的制造工艺,一直在国际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优势产品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A和维生素B族是出口主导型产品。但今年1-5月,我国维生素类产品出口7.58万吨,同比减少6.34%。

对于出口量下滑,医保商会相关负责人指出,今年前5个月,受国际经济大环境低迷的影响,维生素类产品出口数量普遍减少,两个主要单品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出口量同比分别减少14.2%和11.62%。此外,维生素类产品中出口量下降幅度较大的还有维生素B1和B12,同比分别减少了20.36%和 50.02%。

从价格来看,维生素C出口数量在连续两年激增后市场呈现疲态,囤货量巨大,出口价格开始下跌,跌幅高达24.29%;维生素E受饲料行业不景气影响,市场需求欠佳,但价格相对坚挺,今年前5个月出口价格同比增长11.22%。

7月起价格走低

进入7月份,维生素市场上悲观情绪浓重。来自医药统计网站的数据也显示,近1个月来,维生素市场行情总体低迷。

事实上,近年来维生素行业一直笼罩在产能过剩的阴影中。有关资料显示,维生素E的价格在2009年曾高达495元/千克,在2010年11月份却戏剧性地跌至83元/千克,虽然后来价格一度回涨,但难以改变降价局面,至今售价在115元/千克徘徊,并仍存在降价可能。

业内分析师认为,维生素价格下滑与产能过剩有着直接关系。以维生素C为例,目前中国已建和拟建的产能已经达到20多万吨/年,而全球的需求量每年仅为十多万吨。正是由于盲目扩产,曾导致维生素C价格大跌,并且逐渐丧失了国际市场的定价话语权。

减产提价难奏效

眼看需求不振、产能过剩再加上价格下探,国内维生素生产企业被迫使出减产提价这一常用招数。日前,浙江医药披露,决定于8月初对下属主要生产企业新昌制药厂、绍兴袍江维生素厂进行全面停产检修。虽然该公司工作人员坚称停产检修是正常工作事项,但业内专家仍认为这是为抬价做的铺垫。

不仅如此,业内盛传,其他维生素生产厂商也将紧随浙江医药采取停产措施。然而面对多个产品下游需求疲软,停产提价是否能够见效呢?对此,相关专家坦言,限产提价原本是维生素领域的“行规”,但近年来维生素出口下滑,企业靠限产保价已经十分不易,要想促使价格上扬非常困难。

另外,一位不愿具名的药企负责人指出,由于产能过剩,且需求情况不如从前,在维生素限产政策尚未被严格执行之前,维生素的低迷行情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相关新闻

前五个月中药出口量减价升

医保商会统计数据显示,受欧债危机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今年1-5月,我国中药类产品出口10.1亿美元,出口量同比下降13.9%,出口价格同比上升7.5%。

医保商会分析,中药类产品出口量下降受多种因素拖累。首先,企业内功尚弱;另外,近期频发的医药保健品质量安全事件引发行业信任危机,对出口产生负面影响;同时,随着美国、欧盟等监管政策的日趋严格,准入标准不断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药出口的步伐。

0
-1
收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