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国制药工程的未来

2012—24

作者:姚远 胡静 文章来源:PHT《制药业》 发布时间:2012-12-20
欧美发达国家在制药工程,乃至整个工程领域,基于完整的理论体系,完善的项目经验,完备的人才团队以及良好的市场环境,拥有领先的技术力量.


图1 发泰(天津)医药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小兵先生

欧美发达国家在制药工程,乃至整个工程领域,基于完整的理论体系、完善的项目经验、完备的人才团队以及良好的市场环境,拥有领先的技术力量。中国在这一领域尚处于逐步完善的过程之中,虽然差距依然明显,但随着各方面的不断进步,未来将得到快速的发展壮大。

虽已时至初冬,午后的天津却并不使人感到寒冷,也可能正是由于气温的高低不定,发泰(天津)医药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小兵先生的身体也稍有不适,但他依然如往常一样,在办公室内忙碌着一天充实的工作。而当面对我们的采访,随着话题的深入,孙总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神采,把发泰公司这两年来的变化以及对未来的畅想向我们娓娓道来。

改变成就未来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发泰公司共执行了十几个项目,对于一个尚处在成长阶段的公司而言,已经算交出了一份相当不错的成绩单,对此,孙总表示:“发泰正式开始做EPCM(设计采购与施工管理的总承包模式)项目是从2008年的天士力圣特项目开始,到现在仅仅经过了4年的时间,对于一家工程公司来讲,4年确实很短,在这期间,通过与国外工程公司的学习、交流及共同探讨国内的医药工程,也通过不断地摸索,尤其是近两年的充分实践经验,总结出了关于发泰公司的4点改变,一是理论体系地逐渐健全,二是项目经验地日趋完善,三是人才团队地逐渐形成,四是市场环境的良好改变。”

理论体系逐渐健全

谈到有关工程的理论体系,传统上都是以设计院为先导的体制,加之中国的医药产业发展也仅仅是一个30年的历程,并没有经历像西方那样长时间的发展阶段,而且对于西药的理解程度也远远不及中药,基于这个情况,中国的医药产业并没有经历一个高速的、商业竞争式的发展阶段,所以说在中国的医药工程领域,过去并没有一套理论体系,也没有标准,这个状态与国外的差距很大。对此,孙总也说道:“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经常会出一些国标,改革开放后,大家普遍发现这些国标已经与经济的发展相脱离,也越来越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制药行业亦是如此。目前,GMP法规虽然已经非常接近欧盟的标准,但有关制药工程方面的法规与国外的差距还是很大。我们之所以总要向国外学习,就是因为西方已经拥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与健全的标准,而这正是我们需要的。建立理论体系的问题可能在短期内还是无法解决,但也确实在逐步完善之中,包括将GMP法规与制药工程相结合的问题。记得发泰在做第一个EPCM项目的时候,集思广议先写出一个工作流程,但却无法实现,知道的东西表达不出来,更谈不上结合标准及规则等。经过这些年的摸索,我们已经针对EPCM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流程,并有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来支撑,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进步。”


图2 某制药车间BIM模型与施工现场对比效果图

项目经验日趋完善

从项目实践的角度,孙总结合自己的经验说道:“对于工程管理而言,能够有一个完善、可被验证的良好体系至关重要,以资源为例,包括人员和设备,过去我们只能管理到队伍,不能落实到更具体的单元,而对于工期的管理,只能具体到月份,也无法落实到更小的单位,这是一种粗放型的管理,原因是出于对很多事情的无法预计。同样,对于设计来说,以前的概念仅仅局限于设计图纸,而现在也认识到施工的计划也应包含其中。另一方面,现在的工程管理中,我们用到了许多信息化的手段,也正在从靠印象记忆过渡到数字化管理的进程之中。随着经验的积累,如今的发泰已经拥有了一套更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当然与国外大公司的差距还是有的,而经验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人员的差距,这也是我要说的第三点,人才梯队的建设问题。”

人才团队逐渐形成

人才的竞争是21世纪的核心话题,对于任何一家公司而言,人才团队的价值也毋庸置疑,但人才梯队的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便可以完成的事,这需要时间的积累与经验的传承。孙总对此说道:“在工程方面,过去中国还没有成熟的产业,还是以设计为例,以前只有传统的设计院工作人员,但这些人只能负责画出的图纸符合法规要求,至于能否将设计转化成实物则仍需探讨,所以说过去设计和实践是断然分开的。发泰在培养人员时,除了要让设计人员学画图、学引用图集等,还要让他们到现场调试系统,使其了解各个子系统与总系统之间的关系,这是人才培养的一个观念上的转变。我们目前有一支叫做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团队,已经成为工程项目的主力军,通过这个团队制作的施工图是准确无误的,可以保证多个部分同时施工且互不影响,因此可以大大缩短施工时间,节约成本。发泰的技术强项也正是在于执行力,也就是能够把最初的设计落实到最终的施工中。人才团队的建设需要时间,但至关重要。”

市场环境趋向良好

过去对于一个中国公司来讲,把医药EPCM作为一个产品,并凭借它在市场上生存,几乎是天方夜谭。而如今再看这个行业,正不断有公司加入到其中,说明市场正在逐步形成。近些年,外部环境的良好变化也给这个市场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有利的条件。目前的趋势是传统设计院逐渐向工程公司方向发展,也就是向EPCM的方向发展,这也是今后行业中的一个整体趋势,孙总说道:“最初,让中国的药厂接受EPCM的概念是很困难的,更多的药厂还是更倾向于自己做工程,认为那样节约成本,但其实恰恰相反,专业与非专业的还是有相当的差距。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如今的药厂也逐渐地转变了自己的观念,慢慢地接受了EPCM的模式,因为通过工程公司对项目的总包,可以帮助业主降低时间、资金等带来的风险。”

中药是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相比于生物制药在西方发展的良好趋势,孙总认为中国的生物产业就目前来看还不算主流,占医药总GDP的比例也并大,人才也比较短缺。对于工程公司来说,生物制药则是一个相对更为精细的领域,根据这个特点,可能并不需要大规模、复杂的设计、建造厂房设施等。相比之下,化学药物和中药仍占主流。谈到中药,孙总非常看好这一领域:“中药作为国粹,如何把它发扬光大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比如中药根据不同种类在生产当中遇到的不同问题、生产条件如何改良、在配比时可否按照药物有效成分配比而不是按照药材的重量等。中药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虽不通俗易懂,但相比西药,中国人有更深入的了解。中药产业提升的空间很大,当然这就需要新的技术、新的工艺、新的理念来助其发展,也需要一个良好的组织来规范行业。中药一定是未来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未来发展

对于发泰未来5年的发展规划,孙总谈到:“发泰目前由两个公司组成,一个是发泰医药工程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药厂的交钥匙工程(从方案设计到GMP证书);另一个公司是发泰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制药枕式包装生产线和提取生产线的生产。由于发泰是伴随着天士力集团而成长起来,因此我们的中药设备比较先进,从提取到制剂,再到包装,都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并拥有很多自主知识产权,将来我们会大力发展中药领域的工程设计与建设。因此,发泰准备单独组织销售团队,开辟中药工程这个领域,这也将会成为发泰未来的一个特色。对于工程公司来讲,主要工作还在于设计、计划、管理、沟通、协调,因此发泰未来的目标就是要切实提高生产效率,利用默契的团队配合以及先进的工具在未来5年承接更多的项目。”

0
-1
收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