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

文章来源:PHT《制药业》 发布时间:2018-01-10
智能生产、智能产品、智能服务是形成工业4.0的三个基本要素。因此,最后工信华夏二维码研究院副院长朱伟先生指出如何基于软件为核心指挥系统,建设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智能化人工大脑”,才是决胜的关键。

近年来,关于工业4.0的话题一直得到各方热议,那什么是工业4.0呢?工业4.0对中国制造业有什么影响呢?—— 本刊记者有幸采访了工信华夏二维码研究院副院长朱伟先生(以下简称朱副院长),其同时在互联网+、智能制造、工业自动化等行业有着十多年的品牌推广、市场营销、成果转换和渠道建设的经验,曾参与行业数十项的国家标准起草,也是国家大数据组成员之一,借此为大家分享些他的一些看法。

众所周知,工业1.0是机械化,以蒸汽机为标志,用蒸汽动力动力驱动机器取代人力,从此手工业从农业分离出来,正式进化为工业。工业2.0是电气化,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用电力驱动机器取代蒸汽动力,从此零部件生产与产品装配实现分工,工业进入大规模生产时代。工业3.0是自动化,以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PC的应用为标志,从此机器不但接管了人的大部分体力劳动,同时也接管了一部分脑力劳动,工业生产能力也自此超越了人类的消费能力,人类进入了产能过剩时代。

工信华夏二维码研究院副院长朱伟先生

工信华夏二维码研究院副院长朱伟先生

朱副院长认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进一步冲击了工业时代。这个时代,德国叫工业4.0,美国叫工业互联网,中国称之为中国制造2025。

在中国,工业4.0不仅仅叫“中国制造2025”,它还有一个名词,叫“互联网+制造”。

我们也发现,中国制造业,面临一个困顿状态:高端的制造业,都在往发达国家回归;低端制造业,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也都在往东南亚转移。

趋势所在,不难看出未来的制造业,一定是全自动,个性化的高度智能化生产。在传统工业时代,信息是不对称的,工厂只能按照预估模型来采购、生产、销售。互联网+电子商务首先改变了销售,朱副院长认为不管B2C,C2C,还是F2C,传统的渠道式销售以及物流配送,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传统渠道被压缩,甚至未来会消失,物流配送则走向集中化与智能化。这个过程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以前不太相信的人或者企业,如今已在积极拥抱变化。

“互联网+制造”

“互联网+制造”

接下来,随着人与人、人与厂商、人与物、物与物可以低成本实现连接。这会倒逼传统企业去做从销售变革到生产变革、从传统大规划生产模式,到小批量的快速生产模式、从规划性生产到定制化生产的改变。个性化生产是工业4.0的目标,智能化生产是工业4.0的核心。而个性化与智能化的基础是互联网与云计算,核心是大数据与算法(或基于算法的软件产品)。

目前的阶段,虽然在想着工业4.0,但是,很多企业连3.0的改造都没有完成,何来工业4.0?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必须完成工业3.0,也就是企业内部的全信息化与全自动化过程。这个过程会花费好些年的时间,主要是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升级改造,朱副院长特别指出比如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引入,比如智能化生产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等等,但又不是单纯的全面“机器人化”取代人工,而是人工智能的提升与完善。等这些基础设施完成,我们再通过如下3个方面的改造,进入工业4.0的初级阶段——智能化。

智能生产:在智能生产的阶段,所有的生产设备都是联网的(可能是连接到中心云端,也可能是互联互通),通过统一的调度指挥系统,人机交互实现智能生产。整个过程是全自动、智能化、柔性化。更重要的是,对比传统的生产周期,这个周期会更短。整个过程,需要一个智能的调度指挥中心,负责整合以前的ERP系统、MES系统以及采购、物流配送系统。这个智能的调度指挥中心我们可以称它为“工业云脑”。通过云脑,整个生产过程是自动、智能、柔性化的,也是反馈闭环的。

智能产品:生产的过程智能化了,那么智能生产出来的最终用户产品,也同样是智能化的。比如智能手环、智能自行车、智能跑鞋、智能家居等等。就样的产品不仅仅是满足用户需求,也是一个数据采集终端,不断的采集用户的数据并上传到云端去,同时满足用户数据化方面的需求。智能产品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如果企业需要接收这些数据,就同时需要更多的云计算资源与大数据处理能力,把这些产品产生的数据变成价值:比如智能手环产生的数据,首先可以给用户查看,分析,甚至得到用户的健康报表,满足最终用户本身的需求;其次可以用于改进自身的产品,动态、快速地提升产品质量;最后,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其它领域,如医疗,保险。

智能服务:实现智能生产与智能产品之后,所有的一切都将发生变化,包括服务也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智能化。这个时候,生产企业将不只是生产企业,他们会变成服务企业。比如说汽车,未来的汽车不是自动驾驶就结束了,未来的汽车会跟地铁一样,变成一种服务,你只需要告诉汽车厂商,我何时,要从哪里去哪里,系统就会安排一辆离你最近的汽车来服务你,整个系统都是自动化,服务化的,整个社会的效率会最大化。

智能生产、智能产品、智能服务是形成工业4.0的三个基本要素。因此,最后朱副院长指出如何基于软件为核心指挥系统,建设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智能化人工大脑”,才是决胜的关键。

0
-1
收藏
评论